【大纪元2022年08月25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张宛综合报导)今年夏天,中国高温干旱的天气使许多地区被迫断电限电,令包括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在内的许多外资企业面临上游供应商断供的风险。
今年7月以来,中国多地陷入史无前例的持续高温天气,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开始采取工业限电措施。
据中国维科网的报导,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8月16日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函表示,由于四川省对工业企业限电导致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无法生产,影响到了上海两家重要车企——特斯拉和上汽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以及整车下线。因此请求四川省给予两家车企的供应商以电力资源倾斜,保证其生产。
特斯拉上海工厂去年产量占到特斯拉全球交货量的一半。
今年3月底上海爆发Omicron疫情之后,中共采取了严格的清零政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今年3月28日到4月18日之间停工21天,供应链也受到各种封控措施的干扰。
据特斯拉披露,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共生产汽车25.8万辆,低于第一季度的30.5万辆,环比下降15%。
上海经信委的信函中未提及特斯拉的哪些供应商受到了影响。不过,特斯拉在华的两家主要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在四川省都设有大型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据SNE Research去年底披露的消息,特斯拉2022年的电池订单都下给了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公司,可用于100万台Model 3和Model Y的组装。
比亚迪公司在重庆璧山地区拥有一个产能20吉瓦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计划扩大到35吉瓦。该基地生产比亚迪的主打电池产品——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这也是向特斯拉供应的电池类型。
今年8月,重庆璧山区一份高温期间放假通知在行业中流传,称8月15日到8月24日,该区所有工业企业都高温放假。
而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四川宜宾也拥有一个大型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该工厂在今年8月15日到20日之间被限电停产。宜宾工信局称,在争取各方资源已全部用完的情况下,对包括中共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在内的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实施生产用电全停的措施。
中国财新网8月21日引述业内人士的消息说,宜宾地区的电池和材料主产企业停产将延至8月25日。资深行业人士表示,一旦四川和重庆的限电时间延长,不排除电池企业出现普遍停产的情况。
不仅是特斯拉,日本丰田公司以及德国大众在四川成都的合资工厂也遭遇断电。
四川省经信厅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8月14日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从8月15日起工业电力用户停产停工6天;之后因高温持续,停工计划又延长至8月25日。
丰田公司位于成都的工厂也被迫停产。8月22日,丰田的成都工厂已经开始利用厂内发电机自行发电自救。
四川省的停电命令也影响到多家台商在四川的工厂。
苹果代工厂富士康位在成都的工厂主要组装苹果的Apple Watch、iPad和MacBook产品。在限电令下,该工厂与笔记本电脑面板模组生产商业成、IC导线架等产品供应商长科集团在成都的工厂至少都停工了6天。
业成目前已经采取异地备援、启动库存等应对短期出货要求;长科以及其它台企,包括广达、仁宝、和硕、英伟达、伟创、群电等,其位于四川和重庆的工厂虽然短期内受影响较小,但目前不清楚高温天会持续多久,长科等表示,仍需密切关注后续供电情况。
大批外企寻求中国以外的供应链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特克(Joerg Wuttke)在今年4月份接受德国媒体the Market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失去其作为世界最佳采购地的信誉,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试图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它国家。
伍特克说,他以前从未见过有这么多公司寻找中国以外其它亚洲国家的采购。对这些公司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采购成本,但是,更昂贵的采购总比没有强。
今年4月起,中国大面积爆发Omicron疫情,中共采取严格的清零防疫,令美国、欧盟、日本的在华企业遭受了物流障碍以及停产等损失,不少企业萌生退意。
今年4月的前三周时间里,上海大都市区的货运量相比去年同期剧降了8成;江苏省货运量下跌了3成。而整个中国范围内,4月份的货运量同比下降了15%。
上海发生的一切令其它地区的外企警惕,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自家的中国工厂。虽然中共银行之后加大了向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输入以拉抬经济,但基本都是中共国有企业得到支持,因此难以推动私营公司和外国公司再次投资。
中国欧盟商会在今年4月底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在受访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正在考虑将其当前或计划中的投资从中国转移出去;有78%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中共的清零政策,中国的商业环境的吸引力在下降。
在考虑转移投资的公司中,16%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迁往东南亚,而18%表示正在亚太地区寻找合适的落脚点;19%的企业表示想迁往欧洲,12%表示想去北美,11%表示打算迁往南亚地区。
伍德克表示,中共当局没有针对清零政策的退出战略,这使得很多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另外寻找其它地方。
受访企业还表达了一些长期存在的不满,例如中共强制外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外企与其中国竞争对手相比面临不利的待遇;以及中国模糊的法规等。
上海美国商会今年6月也公布了一项针对在华美国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9成受访企业表示已经下调了今年的收入预期;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削减了对华投资计划。
美国商会表示,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制造商正在加快其中国供应链的本地化,同时将非中国市场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国外。
日企方面,《日经新闻》今年7月对100家日企针对其在华业务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4成的企业家表示,不知道今后10年要如何调整在华业务。这也显示日本企业家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很茫然。
有超过5成的受访日本企业认为,在华经营的风险在上升。虽然日本企业希望分享中国14亿人的巨大市场,但中共的清零政策、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攻打台湾的可能性等因素,导致多数日企认为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正在上升。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