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共侵蚀 港医院弃国际标准采中国认证

人气 1918

【大纪元2023年12月08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记者张瑛瑜、叶婷采访报导)香港医管局将重启医院认证计划,即放弃国际标准,而采用中国大陆的认证标准,并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全面与中国大陆接轨。分析认为,这将对香港医疗带来负面影响,让曾处于领先地位的香港被中国大陆进一步侵蚀,远离国际标准。

根据香港立法会的《新闻公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11月29日对立法会议员陈学锋在立法会议上的提问进行回应,香港医管局将重启医院认证计划,而该计划将会采用《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版)(简称:“中国版评审认证标准”)这一由中国大陆订立的标准,而放弃以往曾一直沿用的国际标准。

2020年12月,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成立,声称该研究中心根据国际医疗保健品质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标准制定的原则,结合国家医院三甲评审标准的特点,订立了一套“融合国际与国家标准”的《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版)。立法会公报称,该标准已成功取得国际医疗保健品质协会的标准认证。

今年起正式采用中国版评审标准

卢宠茂称,为配合香港政府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要求重启医院认证计划,医管局将于2023至2024年度在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及威尔斯亲王医院采纳“中国版评审认证标准”,以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医院评审及医疗质量安全达至同质化,以及与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接轨”。

卢宠茂称,目前医管局已成立工作组指导公营医院以“中国版评审认证标准”来推行医院认证计划。在私营医院方面,卢宠茂称,已有私家医院表达有意采纳“中国版评审认证标准”启动医院认证评审工作。

去年9月,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完成了“中国版评审认证标准”,今年3月30日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珠海5个城市的13家医院参加了这一中国版的评审认证,其中参与的香港医院包括威尔斯亲王医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港怡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截至目前,香港公私营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也开始参与由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研究中心举行的评审员培训。

两地病历互通 病人资料送中

根据港府《施政报告》,在“跨境医疗协作”方面,2024年当局将推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扩大“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至大湾区内的一些医疗机构。另外,当局还声称将利用大湾区的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港大深圳医院的服务,用以“帮助减少香港市民的轮候时间”。

当局今年5月还推出“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合资格的香港市民可前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资助诊断服务。港府计划扩展跨境医疗服务计划,研究进一步“深化电子病历跨境传送机制”,务求达到“数据可以南北相向互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日前接受党媒《文汇报》专访时承认,未来中港两地有可能实现病历互通。

大陆人员及药物流入港医疗系统

香港公立医院近年正在引入来自中国大陆的药物,包括静脉注射用的抗生素、抗真菌药、控制心跳过快的药物。有曾任公立医院护士的人士向大纪元反映,大陆药的素质较不稳定,例如抗生素有杂质,在稀释抗生素时,溶解的时间会有出入。

去年疫情期间,多家公立医院被发现处方药物来自中国大陆,例如使用“扑热息痛”给病人,但其并不在卫生署“香港注册药剂制品”名单中。据医管局称,大陆的“中央援港”药物已获豁免注册。

另外,卢宠茂6月透露,香港拟成立自己的药物审批机构,日后“毋须等待外国许可审批药物,加快流程”。

今年的《施政报告》还提出将设立全新“1+”机制,审批治疗严重或罕见病的药物。11月1日起,药物在第一审批机构注册,符合本地临床数据要求及专家认可即可在香港使用,迈向“第一层审批”只需一个机构的注册审批。

人手方面,当局还将加强香港与大湾区以外的中国大陆其它地区和城市医疗人才的双向培训和交流。

根据“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引入大陆的医生和护士,首批共83名来自大陆的医护年初已经抵港,当中70名护士将平均分配给7个医院联网工作10个半月,医生则到九龙中、九龙西及新界西三联网交流一年。医管局称,未来希望交流计划恒常化。

国际标准曾帮助香港医院持续完善素质

国际上,医院评鉴分别以澳洲的澳洲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s)及美国的国际联合委员会(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等作为评审标准。

医管局于2009年开始与澳洲ACHS合作推行医院认证计划。根据立法会的公报,截至2017年,医管局辖下共有20家医院成功获得认证资格。在参与认证期间,各医院在不同范畴和服务方面均作出持续的素质改善,例如完善管理及成效检讨制度、标准化服务及工作流程、减省重复工作等。

至2017年,医管局以继续推行该计划的边际效益已逐渐减少及不符合整体成本效益为由,于2019年正式终止与澳洲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的合作计划。

尽管中共方面也声称在寻求国际认证标准,并称,截至2019年全中国有100家医院通过了美国的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包括2015年通过ACHS认证的港大深圳医院。

不过,在与中国的医疗保健机构合作超过20年后,美国JCI仍决定于2023年关闭在中国的业务,JCI表示,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年“中国复杂的监管环境”所致。

分析:政治上表忠是与大湾区协作的唯一目的

旅英香港学者、原香港民意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名誉总监钟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香港大力引进大陆医疗人员、采用甚至豁免大陆药物的审核感到担忧。

他说:“中国内地的医疗系统涉及很多官僚操作问题,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这使得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一些现在在西方普遍使用的标准的要求。

“由于医疗本身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标准和规范,每一个环节,包括医生、护理、药剂师、物理治疗师、放射治疗等都有一套必须要独立的,但同时又要互相协作的程序来配合,因此这些标准之间如何互相对应是很重要的。

“大陆很多时候官本位一把抓,最高的领导人要掌握一切,所有其它的所谓半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标准和操作都要让路,都要跟这个所谓大政策配合,所以在很多小的环节上,会有地方不能够跟现在在西方普遍使用的管理原则一致,这个其实也体现在其它认证标准上,譬如ISO也是如此。”钟剑华说。

对于香港放弃国际标准改弦更张的做法,钟剑华表示不理解。他认为,香港长久以来实行的“一国两制”本身就确认了香港的独立性,因此医疗系统按照原有的制度完全可以运作下去。

“除了要在政治上(对中共)表忠外,想不出为何一定要与大湾区协作。”他说。

钟剑华认为与大湾区合作将对香港医疗的发展产生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

时政评论员季达认为,以前香港的医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一贯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卓越,全民医保世界一流,中国大陆难以望其项背。“大陆的医疗完全达不到国际应有的标准,采用大陆评审标准、让大陆人员来香港就业远离国际化,这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堕落,香港可以说已经遭到大陆的全面侵蚀,令人心寒。”她说。◇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3年流失1,247名公立医院医生 港府赴英招聘
分析:中共推器官共享 欲藉香港做器官移植生意
人权艺术节英国举办 关注香港人权与活摘器官
香港弃国际医院认证 采中国大陆标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