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国安法酿风暴
多方面消息指,港府最快在下月公布输入外劳,继早前宣布输入3,000名护理员的“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后,将再透过“特别计划”打算绕过现有咨询机制劳工顾问委员会...
近期,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泛民主派人士书籍一事引起关注。过去2年至少有195项涉及政治题材或人物的影像资料和书籍遭下架。这些书籍大都是泛民主派人士的作品,而影像资料则多数涉及“六四事件”。
尽管遭中共当局抗议,韩国最大的人权组织还是坚持将香港知名大律师邹幸彤选为获奖者,颁奖典礼将于5月18日举行。邹幸彤是香港多年以来举行“六四”烛光集会的负责人之一,现已被当局拘禁。
去年7月27日,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发表有关香港政府就落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情况的审查报告,批评自2020年《港区国安法》实施以来,逾200名市民被捕、工会和学生会解散,敦促港府废除《国安法》。今年5月10日,民间组织“香港人权资讯中心”发表报告,批评港府不但拒绝采纳联合国委员会的建议,而且在多方面都加剧了对人权的侵犯。
今年是六四屠城34周年,亦是《国安法》实施后第3个六四周年。在白色恐怖之下,公开的六四悼念活动或许继续在香港绝迹。天主教香港教区5月10日表示,今年不会举办追思六四弥撒。另外,亲共团体“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慈善基金”申请于5月30日至6月7日,使用维园4个硬地足球场及半个中央草坪举办公众销售活动,而1号和2号球场亦会在5月29日至6月23日关闭维修。
香港再有网媒宣布停运。英文网媒Transit Jam的创办人James Ockenden,周二(9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公布Transit Jam停运,但并未说明原因。不过停运的决定,正是在他上月底被党媒点名指责他为“潜藏于香港的外国代理人及间谍”之后作出。
民主派初选案昨日(9日)踏入第55日审讯,控方首次传召匿名证人“X先生”。X在庭上供称,于2010年至2014年期间,曾担任建制派政党议员助理;在人民力量梁家声邀请下出席2020年5月8日在新西协调会议,事前购买器材录影和录音,事后“匿名”向警方寄出11段影片和2个声音档。
由丹麦艺术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创作的雕塑“国殇之柱”(Pillar of Shame)5月5日被警方国安处在元朗区取走并扣押,声称与“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有关。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与6名壹传媒及《苹果日报》高层,被控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件将于今年9月25日在高等法院原讼庭开审,预计需时40日。黎智英申请永久终止聆讯,高院2日起一连两日开庭处理其申请。
《港区国安法》阴霾下,香港公共图书馆除了下架多本书籍和馆藏,其馆藏新增量亦不达标,遭审计署诟病。数据显示,在国安法实施的2020至21年度起,公共图书馆中文的成人馆藏资料的新增数量,与馆藏发展计划中所订的数量差距扩大。就不达标情况,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康文署指是同“出版界近年愈见萎缩”与“维护国家安全”有关。有在台从事出版界的港人认为,此对市民影响不大,但或会令...
香港警方国安处上月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拘捕一名于日本留学期间返港的23岁香港女子,被视为首宗香港人在外国发表言论后,遭警察以《港区国安法》罪行拘捕的案件。
中共人大去年就《港区国安法》释法,规定在国安相关案件批准聘任海外律师前,须先取得特首发出的证明书。香港政府正在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律师会前日就修例发表意见书,关注条例并没有设定特首处理证明书申请的时限。
已解散的职工盟、前主席黄迺元和前干事杜振豪早前以个人身份申请举办五一游行,两人开设的Facebook活动专页26日发文透露,指早上约7时半,“在住所休息的黄迺元无故失去踪影”,至今未能联络。贴文引述黄的亲友指,怀疑黄被当局要求协助调查甚或拘捕,现已联络律师跟进。贴文说,如有进一步消息,会在法例许可范围下交代情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委任的“法官和律师独立性特别报告员”Margaret Satterthwaite,19日向中共政府发信,表达对《港区国安法》的关注,指《港区国安法》可能削弱香港司法独立,促请中共当局重新检视《港区国安法》。
英国国会跨党派香港小组(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Hong Kong)周一(24日)发表关于壹传媒创办人人黎智英状况和香港媒体自由的报告。报告称,近年来香港的新闻自由状况迅速恶化,要求英国政府介入本身是英国公民的黎智英一案, 向港府交涉要求放人。
香港高等法院正在审理民主派初选案,另一边厢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案涉嫌“勾结外国势力”案则暂定今年9月开审。继修例限制海外律师为《国安法》被告辩护后,政府再建议修订《刑事诉讼程序条例》,若高等法院裁定某《国安法》案件被告无罪,律政司可提出上诉,高院上诉庭甚至有可能颁令重审。有时事评论员分析指,修例反映中共信不过指定法官,因为他们接受西方法律教育,担心某次判决将会...
《港区国安法》落实后,越来越多与港府相关的事宜加入国安相关条款。社会福利署于2024/25年度卖旗日申请表格新增国安条款,列明若机构涉及“不利国安”行为,已发出的公开筹款许可证会被撤销。“文化艺术盛事基金”的《申请指引》亦列明,政府可基于“国安理由”拒绝申请或终止发放资助,或基于“公众利益”拒绝申请、暂停或终止发放资助。
《港区国安法》落实后,教育局积极推行国民及国安教育。不少家长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学,或入读本地国际学校。根据教育局向立法会提交的资料显示,国际学校的本地学生人数由反送中运动前、2018/19学年的9,853人大增至今个学年的13,858人,升幅约四成;本地生比例亦由24.5%升至34.1%。
立法会近日讨论修订《岭南大学条例》,学生校董代表将由学生互选产生。有亲共议员建议参选学生须通过“爱国爱港”资格审查,校长郑国汉回应指将会交由校董会决定是否明文规定。有前大学校董批评大学不应以“爱国爱港”政治效忠作为参选人的标准,此做法等同将政治带入校园、污染学校,影响学校的行政管理和破坏学术自由。
中共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访港,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开幕礼暨主题讲座中,与同为党官的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一同指香港仍然未完全稳定,有“软对抗”、外国敌对势力等影响。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4月17日在英国伦敦出席峰会,多团体在场外抗议。许正宇是《港区国安法》实施后首名访英的香港司局长级官员。英方认为中共订立《港区国安法》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
香港政府在4月15日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黄大仙区有亲共组织培训了约360名小学生成为“国安小老师”到幼稚园向学生讲国安故事。有学者批评活动可耻,主办者利用小朋友的天真无知,将他们当成国安教育“跑数工具”;又形容小朋友中的“国安毒”,祸害比三聚氰胺毒奶粉更严重。
香港警方国安处今年3月8日拘捕了一名23岁女子,指其在网上发布煽动“港独”讯息而触犯《港区国安法》“煽动分裂国家”罪。近日,有消息指相关网上讯息是被捕女子在日本留学期间发出,返港后被捕。
4月15日是港府设定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离散港人在多个城市用行动声援47名被控违反《国安法》“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民主派初选案”被告。声援行动于4月15日至23日在英国、美国、荷兰、加拿大、台湾和澳洲,总共有22场行动。而在港人的热门移民国家英国的曼彻斯特、雷丁、萨顿、碧仙桃、诺定咸等地,4月15日至16日更有9个默站行动和街站。
香港队今年2月在世界冰球锦标赛其中一场赛事中胜出后,在播放国歌环节时主办单位误播反送中运动歌曲。正当港协暨奥委会启动惩罚机制,即暂停香港冰球协会会员资格之际,香港女子冰球队在罗马尼亚“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2023”第三级别A组赛事历史性夺得冠军,并取得升班资格。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违反《港区国安法》,案件将于今年9月开审。最近,他再提出司法复核,要求撤回国安委称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抗辩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决定,并要求撤回入境处拒绝Tim Owen工作签证申请的决定。
一班身处海外的香港新闻工作者去年10月31日在英国宣布成立“海外香港传媒专业人员协会”,最近发表《流散海外香港记者调查报告》指出,最少有数百名前香港新闻工作者已移居海外,而在90名参与问卷调查、已移居海外的前香港新闻工作者之中,有超过三成人现在正从事传媒行业。
台湾政府2月起重新开放香港人到台湾自由行,最近至少两名现任民主派区议员未能成功申请“入台证”。台湾陆委会回应称会审查旅游申请个案,以维护公共秩序与国家安全。有前区议员估计,宣誓效忠港府并获承认的所有区议员,已被台湾政府当成亲共的“建制派”看待,事件亦与两岸局势紧张和明年总统选举有关,令台湾政府收紧入境政策,以防亲共人士影响民进党的选情。
香港记者协会成立55周年,记协主席陈朗昇4月5日接受大纪元访问时形容,现在是记协创会以来最艰难的阶段,坦言为会员人数下跌、香港新闻自由前景等困难而忧心忡忡。
香港反送中运动后国安法的设立,加上强制公务员宣誓效忠后,公务员“跳船”潮加剧。2021至2022年度的辞职人数,达到1997年主权移交以来的新高,有3,734名公务员辞职。其中临近退休年龄的公务员辞职人数,比上一年度(2020至2021年度)多一倍。
共有约 224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