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中共的武器出口多为一锤子买卖

人气 3381

【大纪元2023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专栏作家Richard A. Bitzinger撰文/唐云舒编译)武器出口商生意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吸引回头客。

各国向某个供应商购买武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特定因素:(武器)性能、(供应商)可靠性、购置成本、联盟政治等。对武器生产商而言,建立起庞大、可靠(即年复一年不断向其购买武器)的海外客户群,是生意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作为武器出口国,恰恰在这方面出了问题。没错,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中共的武器出口额一直占全球总出口额的5%左右,和英国、法国、意大利及德国差不多,但和俄罗斯及美国相比就差得很远了;俄罗斯武器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例是16%,美国是40%。

目前中共在全球武器市场上仍然是个小角色,其多数武器都卖给了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例如,中共过去20年里售出的武器中,超过60%都是孟加拉国(Bangladesh)、缅甸(Burma)和巴基斯坦(Pakistan)这三个国家买的。

有些(其它)客户买了一阵子中共的武器装备(有些数额还相当大)后就不买了。例如,阿尔及利亚(Algeria)在2014年—2016年期间从中国购买了总额达9亿美元的武器,之后基本就不买了。埃及(Egypt)、伊朗(Iran)、斯里兰卡(Sri Lanka)和土耳其(Turkey)在2000年代都向中共购买武器,但在2010年代—2020年代就停止了。

相较而言,在同一时期(2003年—2022年)有三十多个国家一直(几乎每年)都从美国购买武器。

这个情况不由得让人质疑,如果中共的武器真那么好,为什么其吸引力如此小?为什么回头客那么少?实际上,人们从大量的“一锤子买卖”可以推断,尽管中共目前的武器质量肯定比以前好,但大多数仍然只是够得上最低标准而已。西方国家、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武器在多数方面都超过中共。

回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情况,那时候有关中共武器质量低劣的说法比比皆是。1989年,一位正访问泰国(Thailand)的西方军事作家披露,该国库存的中国制69式中型坦克焊接粗糙,钢材质量可疑,发动机冒烟并往外喷油;更要命的是,这些坦克的火控系统和火炮安装的不牢固、来回摆动,大大地影响了准头。

在同一时期,西方记者参观中国飞机生产设施时发现,各种型号战斗机的接头处做工粗糙,驾驶舱密封不严,铆钉做工也很粗糙。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武器系统可能有所改进,但还是有问题。例如,尼日利亚于2000年代中期从中国购买了15架F-7战斗机(苏联米格-21的中国版本),到现在已有几架因事故损毁,还有7架不得不送回中国进行“深度维护和修理”。

中国卖给缅甸的JF-17战机雷达精确度很差,战机本身也缺乏“超视距”拦截导弹的能力,再加上机体有裂缝,使得缅甸空军被迫停飞这些战机。

2009年9月25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展出的K-8喷气式教练机模型。(Shutterstock)

孟加拉国的中国制K-8轻型攻击机则在发射弹药时出了问题。此外,交付给该国海军的两艘中共制“明级”(Ming-class)潜艇被认定为“不可用”。该国空军则拒绝接收两架中国制Y-12和MA60运输机。

此外,肯尼亚购买中国制个人装甲运兵车后,发现车内没有保护士兵的装置;印度尼西亚海军购买的中国制C-705反舰巡航导弹在军事演习时未能击中目标。

即使北京最大、最稳定的客户巴基斯坦,面对从中国购买的武器也沮丧不已。巴国于2000年代中期购买了4艘中国制F-22P护卫舰,产品交付后发现各种技术问题,发动机、防空系统和雷达都有毛病,尤其是舰上的关键防空导弹,由于红外线传感器有缺陷无法锁定目标。该国与中国共同开发的一款坦克,以及从中国购置的榴弹炮都没有通过射击及其它测试,被迫推迟交接时间。

此外,中方出售的武器质量低劣、表现差,但很多时候却不愿处理善后问题。因北京拒绝维修和大幅调整卖出去的护卫舰,伊斯兰堡只好把升级项目外包给土耳其。

总的来说,由于中共国防业在喷气发动机和电子等关键技术方面不过关,没有几个国家有购买中共武器系统的安排,即使有,也会把(部分)零件扔掉,换成西方制造的系统。例如,阿尔及利亚从中国购买了轻型护卫舰,但随后为其配备了法国制的雷达和通信设备;泰国请瑞典萨博公司(SAAB)为其中国制护卫舰进行系统升级;巴基斯坦则给JF-17战机换上了俄罗斯制的发动机及英国制的弹射椅。

数十年来,中国作为武器出口国的(唯一)优势是面向低端市场,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基本装置,而且不设附加条件。北京尤其针对那些被视为“商品”的军事装备,如轻型武器、弹药、大炮和轻型装甲车等,试图主导该市场;这类装备技术含量不高,成本是买家的最大考量,即谁卖的便宜就向谁买。

中国还瞄准了赚钱的无人机市场,通过销售无人机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小天地。不过,无人机的销售量,特别是后续订单量,依然取决于其质量、可靠性和实战表现。如果中方在这些方面不改进,许多客户购买一次就不会再回头,真的成了“一锤子买卖”。

作者简介:

理查德‧比津格(Richard A. Bitzinger)是一名独立的国际安全分析家。他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简称RSIS)担任军事转型项目的高级研究员,还曾在美国政府和各种智库中任职。他的研究重点是与亚太地区有关的安全和防御问题,包括中共作为一个军事势力的崛起,以及该地区的军事现代化和武器扩散问题。

原文:China’s‘One-and-Done’Arms Buyer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

相关新闻
中国武器出现在联合国非洲制裁区
【名家专栏】北京在南美洲扩展软实力
【名家专栏】亚洲军火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李尚福吹捧普京 分析:中共有求 俄有保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