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24小时照顾者支援专线

11月推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 议员倡加强医社合作跟进

人气 46

【大纪元2023年09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日、张瑛瑜香港报导)政务司长陈国基昨日出席活动时表示,社署今日起正式推出24小时运作的照顾者支援专线“182183”,解答照顾者各种疑难和问题。另外,秀茂坪邨一对五十多岁的智障兄弟,疑因母亲入院未能自理,上周五(22日)传出尸臭才被发现饿毙家中。多方均建议多项措施,避免悲剧重演。

署今日起正式推出24小时运作的照顾者支援专线“182183”,11月再推出“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专线将由东华三院营运,并24小时均有社工接听,共设30条热线,会按需要增设。照顾者可透过专线申请紧急住宿、暂托服务等,又举例指社工可助经济有困难人士申请津贴,专线亦会提供情绪支援。

至于“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则由社署委托树仁大学开发,包括服务资讯搜寻系统,并会定期更新资料,照顾者可透过网站搜寻照顾者指南、照顾知识等资讯。树仁大学预料明年推出照顾需要及评估工作,另待明年网站营运顺畅时,会加入人工智能元素。

陈国基昨日出席起动仪式时表示,照顾者所承受的身心压力绝对不能忽视。关爱基金辖下的支援照顾者计划,下月起会恒常化,并将低收入家庭的护老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的每月津贴,由2,400元加至3,000元。

他又指,社署今年中已完成加强有关长者及残疾人士空置宿舍的查询系统,让照顾者通过同一系统,寻找合适的日间及暂托服务。当局会加强推广,与安老及康复机构保持联系,继续按需要适切增加暂托服务名额。

同时,港府亦会改善社署“护老同行”计划,扩展至涵盖残疾人士及照顾者,为期3年,让前线的物管人员更好利用社区资源,辨识及协助有需要的护老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社署亦会继续联同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在全港各区举办不同类型的支援照顾者活动,例如研讨会及资讯街站等。

吁设个案经理长期跟进

弱智人士家长联会干事会主席黄伟雄及中大社工系讲师丁惟彬提出,希望政府设立“个案经理”制度,长期跟进个案,处理例如今次事件中在母亲入院的情况,避免悲剧发生。黄指出,政府即将推出的照顾者热线,或未必够人手,协助高危个案。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则指出,两名死者没有到医院覆诊,认为院方可进一步了解需否转介社署跟进。

多名议员昨日在立法会见记者回应事件。社福界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批评,政府对照顾者的宣传流于“口号式”,指出长者、残疾人士、基层市民等“高危照顾者”大多不懂上网,难以接触网上的政府宣传,不了解相关政策及支援措施。他建议当局号召关爱队等团体上门,面对面向他们解释。

曾任注册社工的立法会议员林素蔚指,成年的智障人士支援服务有“服务裂缝”,质疑残疾人士地区支援中心应该有定期跟进个案,但未有跟进。她批评医社之间的合作缺乏系统,认为医护人员要特别留意“以老护残”、“以老护老”等高危的照顾者群体。

她认为,政府应积极增加智障人士的住宿暂托服务,并成立残疾人士事务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管理,统筹各部门工作,并多聆听业界及服务对象的需要。

忧照顾者支援专线沦“鸡肋”

另一议员江玉欢亦质疑照顾者支援专线的作用,指若未能丰富背后的“政策资源储备”,“专线也将只会演变成为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的‘鸡肋’”。

她提出政府应该制定跨部门的“五年行动计划”,认为当前照顾者政策“一刀切”浪费资源,应该加强医社合作,将医院管理局有需要的个案适时转介至社署跟进,配合电话、上门探访等,因应不同的家庭情况、照顾者所需要的支援方式。她又提倡当局加强公众教育,促进邻里互助,形成社区有效的支援网络,并参考加拿大的做法,在社区层面推广朋辈支援小组。◇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港初选案|消息:认罪与罪成被告分6批求情
控烟|港府推短期十招 “火车头”规管欠时间表
港“长洲复核王”郭卓坚涉欺诈被捕
港有结业美容院涉卖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