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易如采访报导)中共出台多项救经济措施后,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其无法提振社会消费和投资意愿。尽管当局宣布增加10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化债”计划,但市场反应悲观,中共央地关系紧张引人关注。而川普(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更被指意味着中共政权面临大危机。种种迹象显示,中南海愁云惨淡,专家认为,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难开。
北京通过10万亿“化债”计划 专家指央地关系更紧张
11月8日(上周五),中共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国务院议案,增加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从2024年起,连续5年每年在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用于化债。整体规模达10万亿元。
在纽交所挂牌的沪深300指数ETF上周五急插近6%,本周一(11日)A股三大指数虽然收涨,但整体涨幅并不如9月下旬因为发布房地产刺激措施时而上演的“庆祝”行情,反映了投资者的负面情绪。
香港《经济日报》援引财政专家的话说,当局总计10万亿元的方案,分摊下去不算多。而地方政府拿到“化债”钱,会先去解决高息短期债务,不会对债务规模有翻篇的意义,显然中央“化债”最急迫的是所谓的“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重中之重又是保障基层政权运转,这是决策层给中央财政下的军令状。
香港《信报》文章则指,这10万亿性质属于“地方债”,而非此前传闻的“特别国债”,意味着沉重的还款责任仍留在地方政府身上,“自己的孩子自己养”,顶多节省一点利息开支而已。
专家认为,中共央地博弈历来存在,在经济下行之下,这一次发债行动使央地关系变得更紧张。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解释说,化债主要是指把一些高利息的商业贷款和债券转变成长时间低利息的政府债券的过程。现在的化债计划是中央表示对地方财政的短期支持,但远没有满足市场预期。这部分债务继续留在地方,而非由中央接盘,表明中央并没有采取更有力的救助措施,而把问题一直要地方来完成。所以中央采取的策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可能引发地方抱怨,因为当前的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下,事实上是需要一套能解决过去历史遗留的财政问题的重要措施,也要建立一套防火墙的机制,确保地方财政基本上能够运转下来,尤其是基层这部分,防止社会动荡。”
黄大卫说,这样地方官员躺平的心态可能加剧,加上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央跟地方的关系会进一步紧张。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对大纪元分析说,地方政府原本寄望于中央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扶持,但中央自身难保,还有国营企业的债务可能更大,中央政府没办法处理地方债跟国企债,它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找资金来源,争取时间盘活资产,慢慢把债务摊还,否则债务就只能违约。
吴嘉隆说,中共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境外的投资,但现在美国正在把资金抽回,包括许多外资,正通过香港或其它管道抽回。在缺乏外来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中共只能直接搞无锚印钞。但债务规模太庞大,如果直接无锚印钞,会形成恶性通膨,造成政权危机;如果不印钞的话,又没有办法从外面取得新的资金,债务危机只能拖下去,最后就变成地雷大爆发。所以目前也只是拖,借新还旧,让债务继续滚动。
经济数据太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难开
近期多项最新官方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整体不妙,救市政策效果有限。
中共统计局10日公布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0.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2.9%,均低于市场预期,显示中共政府仍面对通货紧缩的压力。
统计显示,外资企业第三季从中国撤出金额达81亿美元,反映投资者仍然感到悲观。
根据中共央行11月11日公布的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数据,中国在今年头10个月的新增贷款为16.52万亿元,10月单月的新增贷款为4997亿元,是过去3个月的最低水平,低于市场预期的7000亿元,也远低于9月时的1.5万亿元。
反映民间存款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但反映民间消费活动等现金流动的狭义货币(M1)余额则为63.34万亿元,跌6.1%。
10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只有1.4万亿元,比上月减少2.36万亿元;头10个月累计的社融规模增量为27.06万亿元,同比减少4.13万亿元。政府发债则是各类融资中增长最高的,达到8.23万亿元,同比增加7091亿元,占社会融资增量的30.42%。
此前,官方10月18日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4.6%,是2023年初以来的最慢增速,且已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这显示,当局出台的多项救市和刺激房市、股市措施无法提振社会消费和投资意愿。但中共官媒则继续鼓吹“经济光明论”,《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声称“实现5%预期目标的信心正在增强”等等。
事实上,临近年底,中共高层正为无法完成浮夸的经济指标着急。继中共国务院高层近期全员到地方调研、催促各地“救经济”之后,习近平日前也亲自在湖北放话,要求地方官抓紧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黄大卫表示,现阶段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复苏完全没看到,更不要说增长。他还指出,中共官僚机构有严重的浮夸风,原来定的经济指标太乐观,看来只能靠着用浮夸的方式修改数据来实现。
每年12月份,中共按惯例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一年工作,并为明年的经济方针定调。
黄大卫认为,在目前的背景下,当局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面临多重矛盾:一是如果真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触及现有官员,还会改变“国进民退”的基调;二是如果想改善与欧美的经贸关系,却与外交和地缘政治有矛盾;再者,如果完全实施西方的救市措施,跟中共的政治制度又有非常大的冲突。
“北京的政策选择看起来很多,虽然它是举国体制,但是可以与政治跟经济体制不矛盾的非常少。所以中央经济会议其实是在非常狭窄的空间里面去发挥,要拯救经济,难度是不小的。”
吴嘉隆表示,中央没办法帮助地方解决债务问题,要地方自己想办法,地方政府会开始不再听中央的了,肯定会增加很多罚款、查逃漏税,最后有一个办法就不止是卖地上使用权,而是卖土地所有权,就是拿国有资产拿出来卖,这是最后一个大招,但基于意识形态跟社会主义立场,这一点很敏感。
“他们如果够清醒的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看最后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所有更好的办法都用完了,最后剩下的大招就是土地所有权拿出来交易。你知道所有富二代富三代败家子都是拿土地资产出来卖的。”
川普再当选震慑中共 北京提前保留力量?
10月24日香港《信报文章》曾指,外界一直关注中共财政发债多少亿,估计中共人大会议或延后,若然有“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债限额的议案”,或须到11月中的美大选尘埃落定后始有分晓。
结果是川普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他将在明年1月重返白宫,由于川普誓言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60%或以上的关税。外界普遍认为,中共将更难过。
外界有观点认为,中共政府的救市方案力度不如预期,或许是他们想要保留力量,应对川普上任后的形势,可以“见招拆招”。
黄大卫不认为中共所谓的“留一手”有作用,因为中美关系紧张的结果,从2018年就已经可以看到了,现在不同的是还有欧中关系,还有日本、韩国、澳洲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跟中共的外贸关系也在增加不确定性。
“2024年底到2025年,川普重返白宫之后,会大幅度增加美中经贸关系的紧张,例如关税,例如进一步遏制中国的廉价商品出口美国,肯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构成打击。债务增加,外资又流出,内需疲软,就会进一步把经济拖向危险的情况。”
在川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的几天后,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11日在官媒《经济日报》上发文呼吁提振内需,并称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黄大卫说,北京高层可能更多寄望于所谓提高内需,但是问题是官方并没有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国内想要产业升级,又面临欧美的技术封杀。所以当局的想法跟现实有比较大的矛盾。
在中共当局推出10万亿化债计划后,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现在谈刺激多、谈改革少,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内需不足是大的结构性问题。
黄大卫表示,刘世锦的表述其实是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中共经济体制和官僚体制的隐忧。在不改变经济体制结构的前提下,加上官僚逆向淘汰,再好的政策都难以发挥。
吴嘉隆认为,川普第二任就要彻底搞垮中共政权,“中共一解决的话,伊朗跟俄罗斯都解决了,中东跟乌克兰战争自然都解决了。中共是现在国际问题的根源,只要中共不在国际上对美国叫板的话,美国就高枕无忧。”
责任编辑: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