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米酵菌酸”污名化米制品 卫福部拟改名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4年04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侯骏霖报导)宝林茶室中毒案原因直指“米酵菌酸”造成,患者疑似食用发酵不当的炒粿条、河粉,间接冲击民众对米制品的信任,卫福部次长王必胜1日接受广播节目专访时表示,考量“米酵菌酸”会有污名化米食的问题,将召开会议讨论,直接采音译“邦克拉克酸”,或改名为“椰黍菌酸”。

王必胜说,米酵菌酸是中国所使用的名称,为避免民众担心,将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是否更名,将英文(Bongkrekic Acid),直接音译为“邦克拉克酸”,或直接改名为“椰黍菌酸”,但也担心椰子、玉米等食材受影响。

媒体询问,“唐菖蒲柏克氏菌”目前是否为环境、处理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带入食物中?王必胜表示,都有可能,这部分仍要研究,因米酵菌素在台湾很少见,从哪里带进来,仍需进一步研究,因为细菌是关键因素,也已做环境采检、培养细菌,最快下周初步结果就能出炉。另外,也将讨论因应“唐菖蒲柏克氏菌”的食材保存原则等做法。

陈建仁:属单一餐厅个案勿担心

对于死者与患者体内验出“米酵菌酸”仍未厘清来源,引发社会食安疑虑,行政院长陈建仁1日指出,目前米酵菌酸污染都限制在单一餐厅、单一时段,属于个案情况,请民众不用太担心。

陈建仁表示,宝林事件首先要感谢第一线医师,第一个事件发生以后,调查虽然有2、3天延迟,主要是病例的症状发展较晚,后续通报都相当顺畅,也经由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及检调单位寻找可能的污染源。

他说,政府对食物中毒的通报,及未来如何让调查更严谨,强化中央跟地方政府的检体采验、检验技术,让检验、通报都能更顺畅,确保食品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