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同学送别“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发起者刘国旋

人气 343

【大纪元2024年05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美东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发起人之一的刘国旋在与癌症搏斗11年后,于5月4日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6岁。他的追悼会于5月17日在纽约华埠举行。刘国旋的家人、亲朋好友以及当年的“逃港卒友”等,一起缅怀刘国旋追求自由的传奇的一生,送他最后一程。

刘国旋肖像画,他有着“招牌笑容”,笑傲人生。
刘国旋肖像画,他有着“招牌笑容”,笑傲人生。(林丹/大纪元)

灵堂两侧悬挂对联,高度概括他一生的追求和人品:“宪政民主自由新大陆是家国 平和慈爱坚毅传世代奏凯旋”。

刘国旋1947年12月25日出生于中国武汉,他在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广州中学生平民子弟红卫兵“广州兵团”的司令,那个疯狂的年代混乱而残酷,红卫兵、造反派被利用完之后便被抛弃、成为替罪羊。运动高潮过后,学生被赶到农村“上山下乡”,这些令刘国旋对那场运动产生了怀疑,思想发生了转变。1970年代,大量广东知青偷渡到香港,用脚投票挣脱共产桎梏、追求自由。刘国旋与未婚妻(后来的妻子)陈华美偷渡了三次最后成功,1974年底到达香港,1978年移民到美国纽约。

他到美国之后白手起家,经营过餐车、餐馆,后从事房地产经纪和纪念碑业务,还发起成立了纽约广东同学会。为了纪念那些共产主义受难者,保存人们对这些受害者的记忆,刘国旋与一些当年的逃港知青发起在美东建立“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两块纪念碑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在新泽西“恒福陵园”竖立。

当天的追悼会,大约有30名当年的逃港知青、广东同学来送刘国华最后一程,宋颖与阿陀分别致辞。宋颖说,她和刘国旋认识了大半个世纪,都是当年逃港的卒友(以前逃港叫“督卒”),他们的人生和中国的大时代是分不开的。在1970年代初,他们已经开始策划如何逃港,“看着他和华美用熨斗和塑料布自制橡皮艇”。当宋颖也于1976年抵达香港后,她和刘国旋等人一起办起了《北斗》月刊杂志。

宋颖说:“在杂志里面,我们写我们偷渡的故事,揭露大陆的黑暗,探讨中国向何处去,从写稿、编辑、送打字、排版、印刷,直到自己托着杂志去报摊卖,都是我们几个人一起去完成。当时大家很穷困,但都有理想和抱负,虽然《北斗》办了十二期就无以为继了,但它是我们人生不可忘怀的一章。”

2021年,宋颖和刘国旋又筹划逃港罹难者纪念碑,纪念那些惨死在偷渡途中的逃港卒友,她说:“如果不是刘国旋全力的投入以及他在墓碑行业的经验,这两个纪念碑的落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建碑组成员、文革知青历史研究者阿陀表示,刘国旋一生追求自由,有着“招牌笑容”,“笑傲人生”。

阿陀说:“他的笑,是一种自由人的笑,当年我们投身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追求的是天堂之路,但是文化大革命把我们带入地狱之路,所以我来到这个自由世界后,我就认识到法耶克讲的话:‘这个制度是通向奴役之路’,所以我们始终不走向殿堂(不从政),我们要保持一个自由人的人格,刘国璇的笑就是一种自由人的笑,他一生都是自由的。”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 15日将在新泽西揭幕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第二碑北美落成
逃港知青后代:我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特别的“生前告别会” 逃港知青刘国旋笑傲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