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庆礼俗

立夏节气民俗 补夏养生和立夏禁忌一次看

春去夏来!立夏民俗:食补、禁忌与养生原则有哪些?(Shutterstock)

“立夏”节气来了,在不同年分里的立夏可能落在阳历的5月5日到7日之间的任一时点,今年是在5月5日。在黄历中,立夏是四月节。从地球人的角度来观察,立夏这一天的太阳位于天体黄经45°,标志着春天结束,时序进入夏季了。

立夏节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古代在立夏这天,天子要带领文武百官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祭祀炎帝和祝融神,祝祷国泰民安。历朝历代的中华古人对于节气相当重视,相应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隐含养生观念与做法,展现民俗养生的内涵。传统中医学对夏季的养生,也给人们一些实用的指引,古今皆宜。以下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立夏的食补、禁忌和养生的民俗。

春去夏来!立夏民俗:食补、禁忌与养生原则有哪些?(Fotolia)

一、立夏民俗与食疗食补

1.吃立夏蛋的民俗:

在许多地方,人们相信在立夏这一天吃“立夏蛋”,能够预防夏季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小孩子的疾病。这种立夏蛋可以用红茶或核桃壳煮成(也称为固肾蛋),然后放在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给孩子挂在胸前取来吃。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疰音zhù、ㄓㄨˋ,慢性的疲惫病)立夏这天起天气渐渐炎热,小孩的食欲容易减退,营养不良则慢性传染病容易上身,称为“疰夏”。据说女娲娘娘指点百姓,吃煮熟的鸡鸭鹅蛋可以解“疰夏”。因此后来形成立夏吃蛋的习俗。俗谚说:“立夏吃蛋,石头踩烂!”表示立夏(泛指夏天)吃蛋,补充营养让人劲头十足。

传统食俗中有吃“立夏蛋”的习俗。(许享富/大纪元)

2.吃瓠瓜面的民俗

瓜类是立夏的节令蔬菜,入夏以后盛产的瓜果,在中医学中属凉性,能降火、消暑气,还有利尿的效果。夏日气温逐渐升高,将瓠瓜入面,作成“瓠瓜面”(又称作蒲仔面)是清凉解渴、排湿解暑的节气好菜。(延伸阅读:立夏吃瓜 补水又减肥 5种瓜各有养生功效

3.吃七家粥的民俗

在江浙一带及台湾早期农家中,流传着一项名为“七家粥”的习俗。此习俗源于邻里间的情谊和互助,七户邻居相互馈赠谷物和豆类,并将五类豆类和谷物煮成粥。这一活动不仅有助于维系邻里情感,这些营养丰富的豆类和谷物可以增强体力和健康。有些地方有吃五色饭的习俗类似吃七家粥的习俗,也是用五类豆类和谷物烹煮,做成饭来吃。

取用五色豆类和杂粮作饭、作粥,符合五行养生概念。(Fotolia)

4.吃立夏面的民俗

闽南福建泉州地方有吃虾面迎立夏的习俗。当地人在立夏会用福建、泉州一带特产的调味品红糟烹饪鲜虾面。由于“虾”与“夏”同音,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在立夏吃“夏面”。他们将虾头、虾壳和大骨汤熬煮成虾膏色泽的汤底,再加入煮熟的面条和红糟酱炒的红虾。这种习俗象征“吃虾补夏”,红色的营养入心,是夏天五行养生的食物。

立夏吃虾面。(Shutterstock)

5.立夏“补”老爸的民俗

立夏在台湾属于台版的“父亲节”。自谷雨至立夏,台湾有一句俗谚:“立夏补老父,谷雨补老母。”这段时间正值农忙,而且气温渐升,人们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已婚的女儿在这个时候会回到父母家中,为他们补充养分尽孝心。通常,女儿会准备猪脚面线(加卤蛋),作为父母的食补。长长的面线象征祈祝老爸长寿,猪脚胶质蛋白质都很丰富(油脂热量也高),蛋是全蛋白质的来源,这一道营养料理被用来补夏补体力,也是让人食指大动的食物。

这些立夏民俗反映了人们对节气的体会与人间的互动,透过民俗作法反映了对于健康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透露了人间亲情与人情味。

二、立夏民俗禁忌

在立夏节气中,民间也有一些民俗禁忌:

1.禁忌昼寝

立夏日有个禁忌,就是“忌昼寝”。清朝《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就是说在立夏这天白日里睡觉,容易让人在夏天里疲倦多病。立夏忌昼寝能通于养生之道吗?其中是有道理的,夏天是养护心脏的重要季节,是舒展心脏、强健心脏的时机,昼寝则反其道而行。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志,昼寝则血脉运行降速,神志昏沉,所以不利养生。

2.戒坐户槛:

在某些地区,人们相信如果在立夏这一天坐在门槛上,就会在夏季感到疲倦和不适。因此,他们会严格遵守这个习俗,避免在这一天坐在门槛上,以保护自己夏天的元气。

3.忌虫蛇侵扰:

夏天虫蛇出动,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立夏这一天插上皂荚枝和红花,以厌祟避蛇,避免厄运的降临。同时,他们也会在墙脚撒上灰土,以避免蛇类侵入屋里。皂荚树属于豆科,树干上长刺,又称皂角针、皂针等等,具有杀虫的功效。

三、夏季养生重养心

立夏养生,中医一向注重医食同源,配合精神调理和运动养生多管齐下。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顺应季节来养生则事半功倍。中医指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夏季时人的心火最旺;这时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所以夏季养生调理的关键就是“养心、泻火”。

中医养生重视五行养生的原理,“五色入五脏”,入心脏的颜色是红色食物,所以夏天饮食宜取用红色的食物。经常食用,有护心、养心效果。当然,也要注重平衡不过度。另方面宜避免辛辣刺激、油炸甜腻的食物。(延伸阅读:立夏睡午觉、吃红色食物养心 2类人不宜睡太久

红色食物入心,所以夏天饮食宜取用红色的食物。(Shutterstock)

运动选择晨间在沐浴阳光中进行运动,吸收阳气,助益身体生长,同时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排湿排秽,清除体内垃圾。当然,夏日里运动时要注意适量补给水分,也要避免严热导致的中暑、中热衰竭。天气炎热,切忌暴喜、暴怒伤心。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保持心情淡泊无求,放下执著,退一步海阔天空,过个安闲喜乐的夏天。@*◇

——看更多【二十四节气】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