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战孤儿高雄港祭父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7日讯】“战争孤儿”加拿大籍教授史蒂芬.亚诺昨日拄着枴杖,悼念二次世界大战遭日军俘掳丧生在高雄港的父亲,实现多年来的心愿,并强调战争只会造成无辜的人民受苦,他要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据自由时报导2月17日报导,高雄港的海风呼呼的吹着,片片的花瓣在安魂曲的乐声中,随风撒落在海面上,“战争孤儿”加拿大籍教授史蒂芬.亚诺昨日拄着枴杖,一偿数十年来心愿,悼念二次世界大战遭日军俘掳丧生在高雄港的父亲,抚平从未见过生父的生命缺口。

史蒂芬.亚诺(Stephen H. Arnold)今年六十岁,还是两个月大的小婴儿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父亲被征召投入菲律宾战役,在战争中遭到日军俘掳,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父亲搭乘的运输船载有一千三百多名战俘,停泊在高雄港被盟军误炸,父亲不幸罹难,和四百多人一起葬在中洲。当时他才三岁大,母亲相继过世,他和哥哥成了“战争孤儿”。

两年前,美国中情局将大战资讯解密,他才知道父亲丧生的确切地点。

几十年来,战争的阴影和日军对战俘的残暴,一直是史蒂芬.亚诺心中的痛,寻找父亲更是他一生未圆的梦,这次应台北国际书展之邀来台演说,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在昨天实现。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长管碧玲日前接获史蒂芬.亚诺的来信,深受感动,促成“寻获父亲”凭吊之旅,昨天邀请市长谢长廷、文化工作者康翔及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旗津中洲区会事务会工作的耆老孙水连老先生等,陪伴史蒂芬.亚诺重回父亲生前最后一趟旅程,追溯沈寂在海底超过半世纪的惨烈战役。

凭吊之旅从新光码头出发,行至旗后渔港主航道,也就是当时运输船被击中的地点时,船上缓缓奏起安魂曲小提琴乐声,史蒂芬.亚诺,闭起双眼默祷,将手中的百合花束,抛向大海,接着吟咏一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因卡所写的诗“不同的死亡”,表达对父亲最深的怀念,令人动容。

史蒂芬.亚诺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父亲,父亲和四百多位战俘的遗骸,在战后从旗津中洲运送到上海,再运到美国夏威夷埋葬,他到父亲墓前,感受不到和父亲之间的关联,直到这趟凭吊之旅,目睹父亲生前最后停留的地方,他才觉得和父亲好接近,好想告诉父亲“我爱你!”也终于找回内心的平静,说着忍不住哽咽。

史蒂芬.亚诺说,他会将凭吊历程带回美国,收录在今年五月由美国战争遗族联络网所出版的“寻获父亲”一书,五月在新墨西哥为战争遗族所举办的年度聚会中,和其他遗族分享,怀念逝去的亲人。

同行的贾福相教授间接促成这次凭吊之旅,他是史蒂芬.亚诺的多年好友。在贾福相的眼中,史蒂芬绝顶聪明,就读大三时,就具有读博士班的条件,是极少数能以罗马文背诵但丁神曲的学者,但深受战争失父折磨,史蒂芬长期患有忧郁症。

面对美伊战争一触即发,史蒂芬.亚诺强调,战争只会造成无辜的人民受苦,他要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