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外交部研设会副主委杨黄美幸华府专题演讲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3日讯】大纪元时报华府日报记者钟薇报导/今年三月八日妇女节正值周六,正在美国考察的台湾外交部研设会副主委杨黄美幸女士(见顶图,摄影:大纪元华府日报记者钟薇。)应全侨民主和平联盟巴城华府支盟的邀请在马州的凯合餐厅作了专题演讲,题目是“新外交的思维与做法”。台湾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林若雩博士也应邀参加,作为引言人她以“建立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为发言主题与侨胞们开展了座谈。全侨总盟的理事长巫和怡、监事长陈和弘,支盟共同主席林正刚、蔡武男,许金钟、梁义大等主持了座谈会。来自华府一些社团的侨胞们一百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台北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处副代表蔡明宪陪同杨黄美幸副主委参加了座谈会并在会上致词。

副主委杨黄美幸女士首先介绍了新外交与旧外交的不同点,旧外交是传统外交,只有外交官才能做的外交。用的是国与国之间交涉的模式,所以旧外交是秘密的,封闭式的,其他人完全无法干涉。新外交是开放式的,民主的,多边的,它讲求人权、人格、和平、理念。是指在国际上多达几万个的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非政府机构组织,起着超越传统外交的作用。有两个最好的例子,一个是1996年的《渥太华反帝公约》的通过;另一个是1998年的《罗马国际刑事法条约》的通过。这种运作方式是利用相同的理念的NGO互相合作,用它的理念,游说、施压,经过中小国家,在这种国际会议上提出章程、议程,经过游说,就能通过。有的议题在联合国运作下十几年都无法通过,结果在一千多个NGO国际会议上就得到了通过。

杨黄美幸女士谈到了在这样的新外交的思维、策略、做法的国际潮流下,对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应该有新的思考和策略。无论是台湾的议题,还是两岸的议题,在道德层面上应该积极争取,两个公约的通过,完全就是人民的力量来推动条约的通过。在策略上,在国际舞台上两岸的议题应该是人权的议题。

她还谈到在洛杉矶访问传统侨社美京中华会馆时,鼓励当地的侨领和侨胞也来关心中国人权,中国的民主化,应该支持民运。既然“华侨是革命之母”,对两岸的关系,海外侨胞也应捐献一份力量,而且侨胞们在大陆有很多亲戚朋友,应该关心大陆人民的人权,基本人性的尊严,人的基本权力的保障。




图片说明:台湾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林若雩博士。摄影:大纪元华府日报记者钟薇。

台湾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林若雩博士发言中谈到,如果两岸有建设性的合作,两岸的高层人物能坐下来对话、沟通,积极开放两岸经贸来往,多谈些经济议题,少做些政治斗争,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8年来对台湾示出了一些善意,但是这些善意没有实质效果。我们看到有善意,但没有诚意,两岸之间信任不足。如果不用和平的议题来解决两岸的问题,对大陆,对台湾都没有好处。大部分的台湾人民不愿意接受“一国两制”的政策,不希望以“一个中国”的大帽子压下来,作为借口来压缩台湾的外交空间。台湾人民希望在兼顾国家安全的基础前提下,跟中国大陆展开对话、谈判。

演讲后,全侨民主和平联盟巴城华府支盟共同主席蔡武男先生在提问时指出,台湾这些年来在外交上节节败退,最主要的原因是全世界各国都不晓得ROC (Republic of China),一讲到China 就被认为是讲中国大陆。他建议外交部应该在这方面好好研讨,台湾要怎样进一步跨出去,在国际上发展外交空间。

蔡武男先生的提问中谈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国号的问题,,引出了在场倾向不同党派的侨胞们的一些不同看法,争论有些激烈。巴城华府支盟的理事聂森教授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侨胞们争论的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台湾的独立倾向的根本促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尊重人权,不善待老百姓,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对台湾打压造成的,如果吵架只能让中共高兴。他举了一个例子,上个月在香港举行的法轮功的法会,世界各国的法轮功学员都能进入香港参加法会,唯有台湾法轮功学员被拒绝入境有八十多名,这不明摆着中共在以大欺小压迫台湾吗?唯有中国大陆有了民主、自由,两岸真诚对话,台湾在国际外交上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