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蔡英文:两岸经贸政策最大的困难是凝聚共识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3日讯】 据中央社3月3日报导,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蔡英文昨天在高雄指出,中国大陆对台始终未放弃敌意,政府在推动大陆政策必须有国家安全的考量,政策措施推动也必须有轻重缓急的设计,而在两岸经贸政策上,政府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凝聚共识。

蔡英文是在高雄参加国际扶轮社三五一0地区第五届年会时,发表两岸关系与政府的对策演讲指出,国际社会对台海问题的立场是:(一)即便是抽象地认知所谓“一个中国”概念,但在此概念下如何定位两岸,绝大多数则不采取明确立场,为将来解决台海问题留下一定模糊弹性空间;(二)主张两岸争端应和平解决;(三)鼓励两岸加强对话。

她说,美国国防部去年七月十二日公布的中共军力报告指出,台海两岸军力彼长我消,台湾的优势已开始流失。不久前,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项报告也指出,中国大陆过去两年蝉连世界最大的武器输入国。这些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仍不放弃对台用武的情况下,中国大陆是台湾安全的最大、唯一威胁者。

蔡英文表示,在两岸经贸上,政府两年多来也做适度的调整;两岸政策,尤其在经贸政策上,政府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在于共识的凝聚,其困难点来自三个原因:

|国人对于大陆因素容忍度不同,有些人对大陆的因素可以容忍得比较多,有些人认为大陆是敌对的一方,且是威胁的来源,因此容忍度较低。

|对于经济观察及解读的不同,在两岸特殊的政治及经济情势下,对经济解读的分歧性相当高。

|政党间在两岸政策上议题的主导权的竞争。

她表示,陆委会研判未来几年,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仍将延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主轴,并不断预设“一个中国”的前提条件,陆委会并不期待中国大陆对台政策上有较重大的转变;不过,维持台海局势稳定对中国大陆具有战略上的意义,因此,自陈水扁就职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湾虽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策略,但由于台湾在两岸政策上不断释出善意与诚意,使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有了维持稳定的回旋空间,这也是两岸关系两年多来能维持稳定的关键因素。

蔡英文说,即使中国大陆认为这个阶段维持台海稳定是战略上的需求及策略上必须的手段,但其对台政策上的本质与基调,还是没有变化;在外交上,持续封杀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在两岸关系上,不论是在政治或经济方面,以各式各样的方法,让台湾逐渐被大陆所吸住;在军事上,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恫吓持续存在,更使得台湾在主张自我意志时,受到层层的限制;仅给台湾一种选择,即走向中共所设定的一条路。

她指出,中国大陆对台系统近期虽一再强调希望两岸复谈,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改变以往所设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条件。

蔡英文说,证诸中国大陆近两年来以杯葛协商对台施压的作为,具体作法不但拒绝本质为民间中介团体的海基会,并转而推动民间协商,提出“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的说法,排除让政府主导,但完全忽略台湾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替人民主张人民的意志,没有一件重大事情是未经政府主导的;在过去两年多来,中国大陆以“民间协商”取代“政府协商”策略,造成政府与民间的矛盾冲突是时而可见的。

她表示,在经济层面上,大陆当局始终采取“以商围政”、“以民逼官”、“以经济促政治”的交流策略;在军事上,中国大陆近期表面上虽有降低对台政策中军事威胁的说法,传出曾向美方表示愿意冻结在大陆沿海部署飞弹,以换取美国减少对台军售,但是从实质上来讲,实质意义并不高,而且中国大陆的军事手段及在军事上的准备都还在持续的进行中。

蔡英文说,最令台湾人民不满意的是中国大陆在外交上的作为,封杀台湾与其他国家实质的交往及任何可以加入国际组织的机会,且在国际上台湾不能自称为“台湾”及“中华民国”,必须称为“中国台北”,即以政治妥协下的符号来代表台湾;所以当成功的台湾人在国际间走动时,会有很大的挫折感。

她表示,在中国大陆政、经封杀的情况下,政府将持续推动台湾全面国际化发展;强化军事自卫能力及国际社会的认同;兼顾国家安全,积极推展两岸交流;发展以台湾为主体的开放经济;以及审慎规划推动两岸“三通”。

蔡英文说,事实上,今天政府做出的两岸政策及经贸政策的调整,不失两个主轴,第一希望对大陆的投资能够与台湾经济产生关联性,即台湾欢迎大陆的台商将一部分的高层次的制程移入台湾,同时将竭尽所能地给予协助;另也希望大陆台商将资金引入台湾的资金体系,使台湾成为此一区域资金的筹措中心。

她说,政府也将调整两岸经贸结构,使得台湾与大陆的经贸之间交流不是单向的流出,而是平台式的流转,造成台湾在经贸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受益。

蔡英文指出,现在政府的大陆政策就是在建立大陆台商与台湾主体经济的关联性,以产生互惠互补的功能;台湾也希望同样的模式可以运用到东南亚,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台商,也就是以全球性角度来思考,寻求提升台湾经济上的相对优势竞争力,以避免在国际经济环境中被边缘化。

她也指出,“三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议题,是台湾全球布局战略思考的一部分;当前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在于必须精准、专业的评估三通的问题,即它对台湾有何利益及负面的影响,应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及政策手段,才能降低负面影响,而强化正面效益,这才是政府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她说,这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且高度复杂的作业,推动“直航”必须有配套的规划及执行措施,以确保两岸资源移动能够呈现平台式的互动,而不是单方倾斜的关系。

蔡英文强调,处理“直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谈判、协商,有了协商才能够在相互的基础上,调整双边的经贸架构,呈现平台式的对流,否则台湾还是会持续以往的情况,就是台湾的资源单边地向大陆流出,没有对流。

她表示,透过协商将可降低台湾安全的成本,就是很多国家安全的考量可以透过谈判处理;所以有效的协商是政府处理直航重要的元素;陈水扁于今年元旦祝词中明确指出,两岸可从协商与推动两岸直航及相关经贸议题着手,为双方文化与经济交流提供条件;目前这是政府现在最重要且唯一的方向。

她说,面对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如何在既有的基础上,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这不仅关乎国家的永续发展,也是亚太区域和平安全之所系;在全球化世纪的来临,台湾应抱持宏观而不失主体性的新思维,才能因应新的格局,并将两岸关系所面临的挑战转化成为国家进一
步发展的动力与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

蔡英文最后指出,台湾所面对的是对台湾始终未放弃敌意,在政经、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还是一个尚未民主化的中国大陆政权,所以政府在推动大陆政策时,必须有国家安全的考量,政策措施推动上也须有轻重缓急的设计,俾能在顾及台湾基本原则与立场下,一步步推动两岸关系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