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登陆掏空港经济 台湾殷鉴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7日讯】据自由时报17日报导,台湾行政院昨晚召开财经会谈,游院长听取经建会分析香港经济情势,报告认为在大陆改革开放后,香港制造业者因追求成本优势径往大陆发展,而港府因秉持自由放任政策,未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使得香港忽略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已造成空洞化危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失业率升高,此结果将值得台湾警惕。

 针对香港经济情势,经建会分析认为,香港经济在过去二十年大体表现不错,多数均能保有五%到十%的经济成长率,但自一九九七年归并中国后,除两千年因国际景气转好而出现大幅成长外,其余年份表现均不佳。

 香港经济转坏原因,经建会认为是“经济结构性失调”;由于香港制造业自大陆开放后即逐渐外移,而自一九九○年代中期以来,广东相关的软硬体设施渐趋完整,使得香港制造业开始整厂迁移;原本经香港转口的货物,也渐转向由深圳等港口直接贸易。而银行、航空、会计等服务业也渐将后勤作业迁移至深圳、广州等地,减少香港本地的就业机会。

 经建会说,在香港制造业大量北移的情况下,其占香港GDP产值至二○○一年下降至五点二%,服务业则跃升至八十六点八%。在制造业极度萎缩,现阶段服务业又出现成长趋缓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发展初现困顿。

 另方面,近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基本建设渐趋完整,加上成本的差异,令当地产品直接出口的数量日渐增多。而上海及其邻近港口的发展,也抢占了部分大陆华东地区与国际进出口的货源,港府采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更使香港制造业忽略产业升级,径往生产成本较低的大陆地区迁徙。

 经建会指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香港经济面临极大挑战,这不仅是因景气衰退而导致的循环性失业,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生许多结构性失业。这主要因香港制造业几乎完全移至大陆,而近年来服务业又无法如过去般快速成长。

 经建会还提醒说,在大陆经济快速成长的情况下,短期内无可避免将使香港、台湾等亚洲邻近国家的部分资源流失,像香港民众赴珠江三角洲购物、置产的情况日渐普遍,据统计,二○○一年共有三千五百七十万人次跨境消费,但大陆赴香港的人数仅四百四十五万人次;此外,约有十八万户香港家庭(占九%)在珠江三角洲已购置房屋,此种不对等的交流将使香港的物价与房价不断下滑,这对台湾都有相当警示作用。(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