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非典”病毒面纱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3日讯】经过紧锣密鼓的分析研究,科学家已经确定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非典型肺炎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科学家说,尽管这种病毒与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同属一个家族,但它与普通感冒病毒相差很大。而且,这种病毒的遗传代码没有明确显示它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确定元凶

  在非典型肺炎出现之后,世界各地主要医学研究机构纷纷猜测“非典”的元凶。香港大学今年3月21日从患者身上分离出冠状病毒,随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实验室怀疑冠状病毒是“非典”的致病元凶。但是,在满足“科赫原则”以前,研究人员还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冠状病毒是“非典”的元凶。
  “科赫原则”是指要证实某种病毒是某种疾病的起因而必须进行的四项科学试验,第一,要求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毒,但健康人身上没有;第二,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毒,并使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内繁殖;第三,用皮氏培养皿中的病毒可以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第四,要求从患病的实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证明这种病毒能在皮氏培养皿中发育。
  此次“非典”病毒认定的最后两步是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病毒学主任艾伯特· 奥斯特豪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人员把一种冠状病毒放到猴子鼻孔中,一些猴子出现了与“非典”病人相似的肺损害症状,如肺部形成多核体细胞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戴维· 海曼说,该机构“99%”相信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造成的。于是4月16日,WHO宣布,一种冠状病毒的变体是此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猴子试验是将假设变为科学的重要一步。只有冠状病毒感染动物后会导致其与人类相似的症状,才能确定“非典”起因。
  证实“非典”的起因对于开发相应的诊断测试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由此可以确定哪些人患有疾病,并将被感染的病人隔离治疗,未感染者则可以继续正常生活。证实“非典”起因后,科学家可追踪病毒的发展变化,确定这种病毒是否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并集中力量研究可能来自哪些动物。目前,科学家正在对猪和家禽进行试验,以弄清这些动物是否容易感染非典型肺炎。

测定病毒基因序列

  在确认“非典”的致病元凶之后,研究人员开始破译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为开发治疗手段提供依据。4月13日,加拿大全国疾病控制微生物学研究室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下属的迈克· 史密斯基因组科学中心,经过6天昼夜分析,首次宣布破译了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研究人员使用的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非典”患者的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
  科学家发现,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是与已知的人类或动物病毒完全不相关的“全新”冠状病毒。这种新的冠状病毒具有29736个碱基(遗传物质的单位)。病毒通常具有数千个碱基,而细菌则有数百万个,人类则有30亿对。
  冠状病毒是病毒家族中的“大个儿”,含有2.9万至3.1万个碱基。像所有的病毒一样,冠状病毒只用核糖核酸(RNA)携带遗传物质,而不像多数生命形式那样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携带遗传物质。  与细菌和更高级的生物不同,病毒不具有双螺旋结构的遗传物质,不能修复错误的模板。由于测定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排序必须使用DNA,研究人员必须首先将冠状病毒的RNA转换成DN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的分子生物学家维克托· 林博士说:“RNA的稳定性要差许多,处理起来也难得多。把它转换成DNA花去了差不多4天时间。”
  继加拿大之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科学家也于4月14日宣布绘制出了怀疑与非典型肺炎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图,这种病毒基因共包含29727个碱基,与加拿大研究人员绘出的病毒基因基本相同,差别不足10个碱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科学家从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喉咙中提取了这种病毒,并将其放在猴子的肾细胞中进行培养,由此获得这种冠状病毒的核糖核酸。美国研究人员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的初步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三个冠状病毒变种之间在复制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4月16日,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宣布画出了“非典”冠状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新病毒何以出现

  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约有15种,有两种能够使人类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大部分会使猪和牛等家畜出现腹泻,引起消化道疾病,还有的病毒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却是第一次被人类发现。
  科学家指出,新病毒的出现有四种可能:一、早先存在于人体、不造成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发生了基因变异,从而演变成更具攻击性的病毒。二、一种冠状病毒与其他病毒交换了遗传物质,由此变得极具杀伤性。三、一种动物病毒“跃迁”到人体,这种跃迁有时候是恶性的。科学家发现一种病毒和它的常规宿主有可能相互适应达到共存,但是,在新宿主体内,病毒和新宿主之间的斗争不断。第四种可能性是生物恐怖。一个新的病毒有可能在实验室里被改造基因,然后“逃离”实验室或被故意释放。但美国微生物学博士沙夫纳说,迄今没有发现第四种可能的证据。

寻找“非典”药物

  在确认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后,世界各地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已经开始研制对付“非典”病毒的药物。
  目前,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已在使用早已面市的2000种抗病毒药品来进行试验,希望能找到对付这种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搜集了约30种已上市的抗病毒药物、800种已获批准的其他用途药物及1000多种仍处于研制阶段的药物,交给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进行测试。
  一些专家指出,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抗病毒药物也许还不够,要想找出真正有效的手段,还需深入了解病毒的内在工作机理,以及人体免疫系统如何对病毒感染产生反应。
  一些较小的公司也在寻求机遇。如一直与美国陆军合作开发防生物恐怖药物的维洛制药公司,正在研制自己的药物和试验性化合物,并将由陆军检测其对“非典”病毒是否有效。
  美国AVI生物制药公司则宣布,它发现的一种“关闭基因”的方法有可能治疗“非典”。先进病毒研究公司说,它计划与美国政府联系,试验使用一种为艾滋病开发的药物治疗“非典”。这种药物是数十年前用于对付流感、腮腺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的变体,但在196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开始要求对药物作临床试验以证实其有效性时,药物开发商无力执行试验而被迫撤出市场。
  美国国家变应性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流行病学家安东尼· 福西说,一种用来治疗猪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疫苗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办法。
  科学家指出,测定“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后,他们将能够分析出“非典”病毒携带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什么样的蛋白质,据此开发出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使病毒丧失活性。研究员还在开发预防“非典”的疫苗,但这一研究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傅宁:如意算盘遭遇sars打击
胡温体制在防治SARS中推动大陆行政体制改革
研究人员发现萨斯病毒具相对稳定性
经济专家担心SASRS冲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