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着手盘点四大银行非信贷类资产

标签:

【大纪元5月29日报导】一个月前才挂牌开始工作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星期三透露,近期着手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进行检查和评估。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5月29日的采访报导。

中国官方媒体的报导说,盘点国有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有助于全面了解国有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改善资产的质量。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持有的非信贷类资产包括像债券、商业票据投资、银行间拆借和股票投资等资产。中国银监会在自己的网页上透露,国有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风险近年越来越凸显。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金融学会会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丁剑平认为,银监会检查四大国有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有助于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标准逐步接轨.

丁教授所说的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的一项协议,被称为国际金融界的“神圣公约”。虽然这项协议没有任何官方的约束力,但却在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所有银行机构中约定俗成,发挥效用。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承诺遵守巴塞尔协议的规定。

中国三年前围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盘活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产生的呆账和坏帐,中国官方媒体已多次报导,此举已经产生积极的效果。那现在银监会盘点国有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能否增强国有银行在中国银行业进入世贸之后逐渐开放环境下的竞争力?

陈教授认为,中国国有银行的大部分资产属于信贷资产。法新社星期三的报导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说,工商行的非信贷类资产截至去年底高达一点八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中国银监会加强监管非信贷类资产,丁剑平教授认为,有助于国有银行提高竞争能力:

过去三年来,中国对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信贷产生的不良资产方面,大约一点四万亿元人民币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使其“起死回生”。法新社的报导认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几乎是其总资产的一半;加强这一方面资产的管理、降低这一方面资产的风险和减少这一方面资产的损失监管工作似乎已经拖得太久。

相关新闻
台湾护照奇迹
4月M2年增率2.09%创新低
金门2起重大刑案侦破 嫌犯为离职警员叶维辉
日本财经大臣认银行业削减呆账有个好的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