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美粽飘香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8日讯】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其中最流行的一种,是说为了纪念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了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后来﹐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逢端午,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粽子清香。中国民谚有“吃了端午粽,还有三天冻”,说明粽子在民间还是天气转变的标志性食品。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根据文献记载,五月被视作“毒月”、“恶月”,而五月初五又是九毒之首,所以在这一天便会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并且打扫庭院、驱邪消毒。

  粽子古称“角黍”,是由当初的竹筒米发展而来的。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节日的一种食品。

  中国各地端午节有不少奇异的习俗﹐制作的粽子也有不同的方法和口味。按原料分,现代有黍米粽、玉米粽、纯米粽、米粉粽、糯米粽。按配料分,有红豆粽、枣子粽、猪肉粽等等。按形状分,有锥形粽、三角粽、四角粽、菱形粽、枕头粽、宝塔粽、筒粽等等,风味之异,流派之多,不胜枚举。

  浙江嘉兴的粽子口碑甚好,大大糯糯的甜粽当中,卧着厚厚的红豆沙,是自家制的用沙布滤去了豆皮的那种,旁边是一大块亮亮的猪油,这样的粽子可以想见在经过坏蒸煮之后,是怎样的一种油润甜蜜。咸粽子有相近的风格,只是馅换成了在酱油里浸泡了许久的瘦肉条,煮熟后,肉卤已经渍出了粽叶外。

  江苏的粽子包得比较紧,就算有馅,基本上也是淡味的,因此即使是甜粽子,还是可以蘸糖吃,最干净利落的是冻的白粽子,硬硬的去蘸白糖,很是清爽。如果放枣子,会搅成枣泥。一些地方还有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成蛋网,放了煮熟的咸鸭蛋给小孩子挂在脖子上的习俗语。

  河北的粽子里能见到整粒的红枣,也会放红豆、火腿,甜咸口味都有,小孩子还会在端午这一天拿了煮熟的鸡蛋和鸭蛋,互相用力顶,看谁先把手中的蛋顶破,小小孩的手上,还会缠上五彩丝线,想一想都很有节日气氛。

  安徽的粽子里有红豆、绿豆,还有不浸酱油的肉,再拌了猪油,搁上芝麻。小孩子也喜欢互相碰鸭蛋,家门口要挂艾。

  湖南的风俗是,一个家庭里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到了端午都是要包粽子的。除了瘦肉,还放鲜的或是咸的鸭蛋黄,最好吃的粽子是放一层米,再放一层腌好的肉,上面再放一层米,上面再放一层腌好的肉,再放米,再放肉……

  贵州的粽子很大,人称“枕头粽”是咸的,里面放腊肉和香肠,慢慢蒸熟。这种粽子的特质在于,包的时候一定要有“鼻梁骨”。

  广西粽子的个头也很大,有一斤多,会让人联想到越南的又细又长,足够一家人食用的大粽子。

  广东粽子以咸味为主,最传统的是裹蒸粽,里面放鸭肉、栗子、干瑶柱和北菇,甜味的有金华火腿咸肉粽、绿豆碱水粽,是用来蘸白糖冷吃的。现在的馅经过了发扬光大﹐海鲜包进粽子尤来已久,就是见到鲍馅、鱼翅馅、燕窝馅,也不必太惊奇。肇庆的煎粽,是把裹蒸粽踏平了,鸡蛋打匀后,裹在外面,再放入油锅里煎。广东的习俗,要在端午褒消暑的粥和汤,常用的原料有荷叶、老鸭和冬瓜。

  而中医则认为,粽子的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有益气健脾、主治下痢的功用。粽子中的配料枣、赤豆、栗、猪肉等更是营养丰富。比如红枣可治贫血,赤豆能利水、消肿和解暑。所以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的粽子不仅吊人胃口,也是很好的食疗食补的佳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名牌公司中国承包商违反劳工法
诗:探监
四川成都出土大型明代太监墓葬群
成都出土大型明代太监墓葬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