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之心理说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7月17日讯】

内射作用是一种与外射作用相反的心理防卫术。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卫术。

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往往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早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婴幼儿最易吸收、学习别人——特别是自己父母的言行与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比如说,有个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被父亲说这是不应该的,影响了房子的美观,他就不敢画了。假如此事重复了几次,父亲的批评也就渐渐内射到孩子的头脑里,以后即使父亲不在,他自己在脑子里也能进行判断,这是不应该做的事,于是就停止不做了。换句话说,父亲的道德、价值观念已被小孩内射到他的性格中去了。“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故事。就是现在,人们在搬家时,也无不事先探听周围邻居各方面的情况。至于盂母为何三迁,大家又为何如此关心周围的环境,理由很简单,因为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就是内射作用的结果。

内射作用通常是毫无选择性地、广泛地吸收外界的东西。但有时却是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我们将其称为仿同作用(identification)。“仿同”是指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当个体欲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时,就可采取伤同的心理防卫术。比如说,女孩子因喜欢、羡慕妈妈,结果模仿妈妈,学妈妈擦口红,穿妈妈的鞋和衣服等。通过仿同,有助于小孩性格发展的成熟。

一般说来,模仿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有时却是由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的。举例来说,—一少女自称生平最讨厌遇事大声吼叫的女人,可是自己遇到了生气的事,却总是控制不住大吼大叫,而事后又每每因其失态而懊悔。经深入查询,发现这个女孩有一个非常专横的母亲和一个非常柔顺的父亲。家中的事情父母之间一旦存在意见分歧时,只要母亲大声——吼,父亲就俯首称是,照母亲的意思去做。作女儿的生长在这种环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认知,即遇事不分对错,只要谁的声音大,谁就得胜。虽然她理智上知道大声吼叫是不好的,但是在潜意识中,却处处模仿她母亲的粗陋行为,因她觉得这才是致胜之道。一方面她对母亲的这种行为很反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应付困境的好办法,只要她面临困境时就大声吼叫。这种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的现象,称之为“反感性仿同作用。”

与此相类似的现象是与恐吓者仿同、称之为“向强暴者仿同”。它是指有些人常受强者恐吓、威胁或欺负,很害怕,也很讨厌。可是因为被威胁、恐吓得没办法,结果向恐吓者模仿,自己也变成一模一样地去威胁或欺负比他弱小的人,以免除因被人恐吓而害怕的心理。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有些孩子经常被父亲或哥哥殴打、欺负,结果,反而和他们模仿,转而去打弟弟或动物,以减轻或消除自己被欺负的心理。

有时一个人失去他(她)所爱的人时,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其全部或部分出现在自己身上,以稍慰内心困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称之为‘‘向失落者模仿”,是心理防卫机制的另一种表现。比如,有一位年轻人,自从母亲去世后,常常担心自己会患上心脏病,不时按脉搏、摸头部。只要身体稍感不适,就东奔西跑我医师,要求量血压、作心电图,唯恐心脏病突发而身亡。分析其病因,原来他母亲一向很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只要他身体稍微不舒服、马上就替他按脉搏、模头部,找医生检查。现在母亲去世了,他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模仿母亲关心身体不适的“习惯”。他这样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潜意识中保留了他已逝母亲的一些气质与习惯,藉以使他产生仿佛母亲尚在身旁的感觉,略慰失母之痛。

模仿的心理防卫使用过甚或仿同了错误的模式,其行为反而会变得不正常。充满矛盾的仿同,有时易导致多重性格。上述这些模仿现象,基本上源于“内射”作用。因内射作用主要是婴儿早期心理机制的特点,是人格末成熟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故内射作用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孩子心理有四大需要
儿童常见的错牙 畸形
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
东海一枭:鬼鬼祟祟老鼠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