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医学院实验室罔顾公众安全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9月11日讯】中广新闻网林绮慧9月11日报导﹐新加坡非典型肺炎个案不单止向全球发出非典型肺炎重临的警号,还揭示了现时预防非典型肺炎措施的漏洞——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而且发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竟在未有合乎安全装备级别的实验室,作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有医生认为这种行为对研究员和公众的安全都构成危险。

就实验室的安全设备,国际定出4个级别,而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研究,按指引需在有第三级安全设备的实验室才可进行。香港大学及卫生署都设有第三级安全设备的实验室,可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现时只属第二级别,却进行过超过1万次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实验。

对于大学实验室的监管,本报记者曾向卫生署查询,卫生署表示,大学实验室并不在卫生署管辖范围,而香港亦无一个部门监管实验室,而是由医务化验师委员会监管化验师。

香港医务化验师委员会一名发言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因为他们是监管化验师有否违反专业专则,并不包括实验室,所以对中大的做法不予置评。根据该委员会的专业守则,其中一项指化验师均不得因自己的任何行为或遗漏,令他人有合理理由相信,这足以严重危害或影响病人或市民健康安全。

该发言人指,按照惯例若有人认为化验师违反专业守则,需以书面向委员会投诉,交由初步调查小组研究。小组若初步认为表面证据成立,会转交呈委员会研讯作出栽决,研讯期间答辩人可聘请律师答辩。

本报记者曾向香港医院管理局查询,该局是否早已知悉中大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的实验室,在未符合安全装备下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但医管局并无正面回答。医管局表示,就新加坡非典型肺炎个案,已召传染病控制小组会议,讨论应变方案,包括实验室的安全。小组认为公立医院实验室进行病毒快速测试时,已有足够预防感染措施。

中大的实验室实验室仍没有双层门、独立冷气和附设冲身更身设备,所以未达至第三级标准。中大微生物学系副教授陈基湘承认,该校实验室未达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要求,但他们已减少培植病毒量和缩短研究时间,来减低风险。

陈基湘表示,实验室的安全与否,很视乎研究员是否受过专业训练,有否依足指引作好预防。而且他强调因为三、四月间疫情严重,需要大量培植病毒作研究用途,增加对病毒的认识,并且在评估过实验室设备后,认为可安全进行有关研究。陈基湘指,该校现正兴建一个合符第三级别的实验室,预计2年后完成。

上次非典型肺炎一疫,暴露了香港医疗系统的漏洞,在过后本应更谨慎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医学界,却发现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室在未有符合安全装备下,进行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的做法,显示出香港在预防非典型肺炎措施仍有漏洞,以及香港医学界和政府均未有全面严密地预防再爆发非典型肺炎。

中大实验室事件显示,大学实验室欠缺监管。令人质疑的是,香港大学既然有符合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实验室,两大为何不在这项研究上多点合作,中文大学医学院为何要冒险,在安全装备上未符合规定下进行培植。香港在非典型肺炎疫情,导到近300人死亡,及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那时社会上塑造出香港人团结一致对抗疫情的现象,但似乎在医学界中,存在明争暗斗。若只为争学院声誉,而未能团结为香港人对抗非典型肺炎,实在令人感到沮丧。

医疗评议会发言人郭家麒接受本报记者查询表示,过去未曾听闻有实验室,在未符合安全装备指引下进行研究。他认为香港大学有第三级的实验室,加上香港地方较细,在资源上可能有所限制,所以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应多合作。对于现时两间大学分开作非典型肺炎研究,并有互相竞争的情况,郭家麒指两者存在竞争,亦可能是两大学在研究上少合作的一个原因。他强调有竞争才有进步,但竞争若只未能带来进步,甚至对整体社会有损害的话就不值得。

郭家麒表示,中文大学容许在未符合级别的实验室作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的做法,对研究员和公众的安全构成危险。他指尤其该实验室设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内,万一有研究员在实验室感染非典型肺炎病毒,便可能将病毒带到社区,再爆发非典型肺炎疫情。

郭家麒指,大学作有关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的宗旨,是想认识有关病毒,从而减低人类受感染和健康受损害的程度。但他认为中大的做法,反而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危险,有违研究宗旨。(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星卫生当局隔离与SARS新病例有关的二十五人
世卫组织表示新加坡SARS案例需进一步确认
中港医学专家评SARS重现
星爆SARS新病例 我拉警戒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