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醫學院實驗室罔顧公眾安全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中廣新聞網林綺慧9月11日報導﹐新加坡非典型肺炎個案不單止向全球發出非典型肺炎重臨的警號,還揭示了現時預防非典型肺炎措施的漏洞——實驗室的安全問題。而且發現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竟在未有合乎安全裝備級別的實驗室,作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有醫生認為這種行為對研究員和公眾的安全都構成危險。

就實驗室的安全設備,國際定出4個級別,而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研究,按指引需在有第三級安全設備的實驗室才可進行。香港大學及衛生署都設有第三級安全設備的實驗室,可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現時只屬第二級別,卻進行過超過1萬次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實驗。

對於大學實驗室的監管,本報記者曾向衛生署查詢,衛生署表示,大學實驗室並不在衛生署管轄範圍,而香港亦無一個部門監管實驗室,而是由醫務化驗師委員會監管化驗師。

香港醫務化驗師委員會一名發言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因為他們是監管化驗師有否違反專業專則,並不包括實驗室,所以對中大的做法不予置評。根據該委員會的專業守則,其中一項指化驗師均不得因自己的任何行為或遺漏,令他人有合理理由相信,這足以嚴重危害或影響病人或市民健康安全。

該發言人指,按照慣例若有人認為化驗師違反專業守則,需以書面向委員會投訴,交由初步調查小組研究。小組若初步認為表面證據成立,會轉交呈委員會研訊作出栽決,研訊期間答辯人可聘請律師答辯。

本報記者曾向香港醫院管理局查詢,該局是否早已知悉中大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的實驗室,在未符合安全裝備下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但醫管局並無正面回答。醫管局表示,就新加坡非典型肺炎個案,已召傳染病控制小組會議,討論應變方案,包括實驗室的安全。小組認為公立醫院實驗室進行病毒快速測試時,已有足夠預防感染措施。

中大的實驗室實驗室仍沒有雙層門、獨立冷氣和附設沖身更身設備,所以未達至第三級標準。中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陳基湘承認,該校實驗室未達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要求,但他們已減少培植病毒量和縮短研究時間,來減低風險。

陳基湘表示,實驗室的安全與否,很視乎研究員是否受過專業訓練,有否依足指引作好預防。而且他強調因為三、四月間疫情嚴重,需要大量培植病毒作研究用途,增加對病毒的認識,並且在評估過實驗室設備後,認為可安全進行有關研究。陳基湘指,該校現正興建一個合符第三級別的實驗室,預計2年後完成。

上次非典型肺炎一疫,暴露了香港醫療系統的漏洞,在過後本應更謹慎預防非典型肺炎的醫學界,卻發現香港中文大學實驗室在未有符合安全裝備下,進行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的做法,顯示出香港在預防非典型肺炎措施仍有漏洞,以及香港醫學界和政府均未有全面嚴密地預防再爆發非典型肺炎。

中大實驗室事件顯示,大學實驗室欠缺監管。令人質疑的是,香港大學既然有符合培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實驗室,兩大為何不在這項研究上多點合作,中文大學醫學院為何要冒險,在安全裝備上未符合規定下進行培植。香港在非典型肺炎疫情,導到近300人死亡,及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在那時社會上塑造出香港人團結一致對抗疫情的現象,但似乎在醫學界中,存在明爭暗鬥。若只為爭學院聲譽,而未能團結為香港人對抗非典型肺炎,實在令人感到沮喪。

醫療評議會發言人郭家麒接受本報記者查詢表示,過去未曾聽聞有實驗室,在未符合安全裝備指引下進行研究。他認為香港大學有第三級的實驗室,加上香港地方較細,在資源上可能有所限制,所以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應多合作。對於現時兩間大學分開作非典型肺炎研究,並有互相競爭的情況,郭家麒指兩者存在競爭,亦可能是兩大學在研究上少合作的一個原因。他強調有競爭才有進步,但競爭若只未能帶來進步,甚至對整體社會有損害的話就不值得。

郭家麒表示,中文大學容許在未符合級別的實驗室作非典型肺炎病毒培植的做法,對研究員和公眾的安全構成危險。他指尤其該實驗室設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內,萬一有研究員在實驗室感染非典型肺炎病毒,便可能將病毒帶到社區,再爆發非典型肺炎疫情。

郭家麒指,大學作有關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的宗旨,是想認識有關病毒,從而減低人類受感染和健康受損害的程度。但他認為中大的做法,反而對公眾的健康構成危險,有違研究宗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星衛生當局隔離與SARS新病例有關的二十五人
世衛組織表示新加坡SARS案例需進一步確認
中港醫學專家評SARS重現
星爆SARS新病例 我拉警戒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