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产阶级困境(2)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1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朱迪波士顿报导) 目前在美国,一些脆弱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便是一个家里两个人工作,两份收入,也会出现破产,而当一个人失业,或者离婚、欠债无法还清时,问题就更为严重。然而,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以及如何解决,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单收入家庭陷阱可能更大*

马萨诸塞州《公共财富》》杂志的主编罗伯特-基奥指出,目前在波士顿地区,一个中上等独立房屋的房价平均已经卖到537000美元了。对此,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波士顿办事处的经济师弗雷德里-布雷米尔说:“1976年时,波士顿的房价还相对合理。你可以随意从芝加哥搬到波士顿或纽约并不觉得负担不起。而如今,北边和南边的房价相差太大了。”

弗雷德里-布雷米尔指出,以前我们每月只把月收入的25%拨出给房屋PITI的支出 (Principal, Interest, Taxes & Insurance ) 其中包括分期付款加利率,房产税和房屋保险,那是规定死了的。而现在可不是这样,取得信贷是太方便了。他表示,目前这种做法是好是坏,他留给他人来评论。但是他说:“我并不觉得这结果让我很不愉快。我不为中产阶级担心,他们可能还没为自己将来的退休生活做好准备,可那也没有什么嘛。不过单收入的家庭可能陷阱更大,要是他们失业,那才惨呢。”

*关注子女教育总天经地义*

针对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所说:希望子女能上好的学校受教育是一种攀比,是地位上的‘军备’竞赛的观点,弗雷德里-布雷米尔表示:“人们想要好的房子,好的学校,方便的交通。这些是很自然的,无可指责的。我们这一代是战后婴儿一代。我们认为教育是人生的重点,而跟在我们后面的人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关注子女的教育总是天经地义的。当我在教育上花钱时,我是在购买一个公众利益。这和私人利益不一样,供求变化没有那么快捷。”

*历史上一直存在道德争论*

梅格-雅各布斯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她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新旧对比。梅格 . 雅各布斯说:“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这种道德上的争论。”20世纪 20年代是消费文化的开始,很多新产品纷纷涌现,比如Listerine 漱口水,还有飞速发展的股票市场等等。这些当时都曾经成为小说家们批判的素材。他们塑造过一些诸如( Babbitt )巴比特那样的市侩形像,描述他们如何沉迷于现代便利商品的文化之中。后来,股票市场的冲击使人们的心理上起了很大变化,让人们觉得像是一场道德上的洗礼,一个道德革新的过程。

*增加个人消费是好是坏?*

二战以后,改革者认为:个人消费是很重要的,应该说它也是件好事。比如Edward Filene,爱德华-法林,他是一家大百货公司的创建者。这家公司成立于1912年,他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零售商,代表一种改革的声音。他觉得增加个人消费很重要,(当然他自己会因此受惠。) 他认为,卖西装不能说是成功的资本主义,能让大家都买得起这些产品才是更重要的。他认为必须提高工资,(这当然也是利己的。) 他觉得只有提高人均购买力,才能保持消费需求。他还认为,这样做,对于美国的民主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看法与对消费文化作道德批判大相径庭。

另一方面,梅格-雅各布斯也提醒大家注意问题的另一方面。她说,大家可能会由此想到Wal-Mart 沃尔玛零售联锁店。它是把卖点建立在低廉的价格上。沃尔玛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销售对象瞄准了那班兼职而工资低的工人。雅各布斯说,当我们谈到面临经济危机的家庭,我们也该谈谈工资拖欠、工人运动的衰落、失业等问题。

*如何摆脱中产阶级困境?*

那么,如何才能使中产阶级摆脱困境呢?哈佛大学法学教授伊丽莎白-沃伦认为,应该重新实行对信用行业的管制,恢复针对高利贷的法律。沃伦还认为公立学校的某些制度完全失败,除非把邮政编码与教育机会完全分割开来,否则中产阶级就只能走下坡。但是罗伯特-弗兰克认为,即便是取消了区制的教育制度,也不见得就能带动整个消费水平的降低,解决中产阶级负债累累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想到最好的学校去,人们还是离不开这种对提高地位的追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改善公立学校的质量,而且要马上着手。

*给富人加税?*

弗兰克说:至于收入不平衡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很明晰。我们拥有的一条杠杆就是所得税。如果最上层阶级的收入多于所需,而此阶层之下的人在他们的压力之下消费不断膨胀,那么我们所能使用的调解杠杆只有提高所得税比例。

弗兰克认为,现在布什政府实行的减税政策,只减免最富有的那些人的税收,这样做不符合逻辑,只有增加税收才是最有逻辑的办法。上层阶级交税多了,就能带动许多问题的解决。要增加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更多地筹集税收,更好地利用这些税收,比如增加国家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补贴,使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公益性的保险和福利。他还说,只有增加公众事业的补贴,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公立学校的教育制度。但绝不是短期内给一点钱的问题,而是一个长远的大问题。

梅格指出, 问题在于:从上一代至今,这些措施都没有真正为政界所推广。70年代时曾大谈调控制度。尼克松总统所推行的工资和物价调控都最终失败。从那以后政府就放弃了控制人们生活费的念头,但政府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中产阶级财富增加
凌锋:要做中产代言人
联合国 关注四百多巴勒斯坦难民命运
徐水良:评伪改良主义的名言“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