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丰:刘青伙计的命题不对

孙丰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讯】咱先圆圆场,这可不是发难,有关文章间的批评有张三一言者做了很恰当的界定,这老东西真是好人,理论深刻,人又正派,好可爱!今天是说刘青的命题不说他,怕误会,拉他的话做做虎皮,挡档风。

刘青命题原式是《中国修宪承诺是建立人权体制的良好开端》,我不是来同你商讨的,做的是结论句。老共无缘无故的又关我十年,就像抓我的人说的:“你不用惭愧,成全成全你”—-倒也真成全了:命题对不对,当不当,这一类的事一见就知。咱切入正题吧:

1、“中国”这个主语不当

美国鬼子、法国鬼子的也许可以这么说说,你不行,你自己就有修宪要求,咱都有;你,我,咱们算不算中国?这个主语犯指物不清的错误,这里发生的是一客观行为,要求具体主语,这个主语应为中共(你实际说的也是中共)。

2、主语有限定范围的功能

主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交待出“谁?什么?”实际上也就完成了范围限定。什么的范围?就是行为的范围;句子中的谓语揭露“干什么?怎么样?”干什么就是行为。这里的行为是“承诺”,它只能隶属主语,命题的主语是中共;谓语部分无论多么复杂,多么正确,多么富于价值,却因谓语之隶属于主语而全部都属了主语—-“建立人权体制”只能是主语(中共)的行为,非它莫属。事实上你刘青的活动机关就叫《中国人权》,而我们全体“敌对分子”都是在争取人的尊严,所从事的都是人权活动,因而“建立人权体制”是我们每一个正奋斗着的中国人要争取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属于中共辖下目标,这个命题的逻辑指向就使“建立人权体制”属之于共产党了。它承诺保障人权,我们欢迎并推动,它不承诺呢?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它的承诺正是我们争取、奋斗的结果。

3、“开端”没有良好或恶劣

像“人之初”是性善还是性恶一样,开端不能被评价,因为莠、良是价值评判,这里还没有可供评判的价值事件,怎么良好?说开端,已完满了。

4、其实刘青的命题是:《我们欢迎中国这次修宪在尊重人权上做出的承诺》或者《中国在人权方面的修宪承诺应予肯定》……。

5、尊重人权的修宪承诺是一种进步

对从来不承认人权,不懂人权的共产党来说,承认就是进了一步,开明了一分,但承诺与体制在内容上只有联系与相通,却非必然性,因为体制既含内容又含形式。因此,这一承诺只是社会的某种进步,并不是人权体制的开端,也不能必然保证人权体制的建立。这一关系没有充分条件。

6、判断句必须具有包含关系

这个命题抛开内容不谈,单讲逻辑,并不成立。因这是一个判断句,有联项“是”,它就要求后项必须能从前项里必然地分析抽取而得,必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你的命题的前项是个主观选择,意志选择统统不是普遍有效,没有必然的包含性。承诺这个意志可能导致建立人权机制,也可能并不导致,没有必然性。比如:“他是一个人,要喝水”,这个“他”可以还原成自然客体,性质不变,喝水是人的性质所必然具有的。但某种体制并不是对它的承诺这个主观意志能可靠保证的。“人权体制”不是承诺所必然地包含的。承诺不必然是体制的开端。

这是不是一种无的的瞎放箭呢?不是!是咱说的这些话来管着咱,咱管不了话。咱自己觉着是由意志挑选话来对挡事,那是咱的觉着。咱们从光猴子开始,只有被先于来到世上那些人说的话把咱们也给塑造到能说话了—-能懂事了,咱才能挑着话来对挡。话不对办不了对事—-

那马克思就是个榜样:在研究立场上好像不宜多指责他,他那套东西的坏、恶、残暴,就因他用来反映研究的那个观念—-“共”是错的,他把“共产”做成原则、理念这是一种联结,把它加给研究成果,成果再正确也=0,就像经院哲学在方法上也是严格的,正确的,它的目的是用来证明神的存在,目的错了全错。客观世界上根本没有“共”,要想“共产”就得强行叫它有,这一强行也就得外力支持,这支持的力量去支持根本没有的事,就只能上升到暴力的水平。

最后一件事:国内的民主空气空前高涨,是不是该动一动了?调门该升它几个台阶?咱们那个《论坛》剩下的人最多,现下时兴校友会,是不是也该想想老底,别忘了老本,……请给个邮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孙丰:鲍彤先生,你知道“什么是共产党”吗?(上)
孙丰:也请为郑恩宠先生一呼!
孙丰:“立党”若能“为公”,就不叫“党”而叫“公”了
孙丰:一切政党都是用来“颠覆”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