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者﹕中国医疗旧习未改

标签:

【大纪元1月3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电)中国大陆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忧虑才刚减退,禽流感又来势汹汹连最大城市上海都难幸免。香港学者认为,不论爆发源头是否仍在大陆,中国疫情已再次引起国际关注,这也不禁让人忧心,中国的医疗旧习未改才是防疫的死角。

明报报导,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孔诰烽在香港期刊“哈佛国际评论”最新一期刊题为“ TheChairman and the Coronavirus: Globalization andChina’s Healthcare System”的文章,从去年 SARS经验着眼,探讨中国公共医疗体系的重重危机,直指大陆“一切向钱看”和隐瞒为防疫缺失的根本。

作者指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九成人口受惠于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城市居民可在医院获得全面医疗保障,农村人口则由“赤脚医生”和公社医务所提供服务。这一医疗体系,虽然缺少精密仪器与尖端专家,却足以在全国展开有效的疫苗注射运动,满足广大贫困人口的基本医药需求。

可是,在中国所谓的改革开放后,政府大幅削减补贴医疗系统措施,令医药费大涨。对于多数人民而言,有病看医生是一种奢侈,感冒看病动辄用上大半个月收入、一次手术花掉毕生积蓄的现象司空见惯。

在“放权让利”的政策下,大陆六万多家分属中央、省、市、县政府和共军管辖的公立医院,各自为政、争抢病患,更将本已捉襟见肘的资源调离各种无利可图的疾病预防活动,集中在能赚钱的治病业务。

孔诰烽认为,现今大陆支离破碎、一切向钱看的医疗体系,若遇上比SARS严重的大瘟疫就不堪一击。更糟糕的是,多数中国卫生官员,仍未能摆脱共产主义的旧思维,隐瞒各样令国家尴尬的疫情,已成了习惯。

他说,虽然在去年SARS期间,中国官方媒体和卫生官员曾表现出敢于报导、承认疫情的新气象,但SARS减退后,体制内的旧势力即连忙反扑,整顿了几家敢言的媒体。因此,当中国中央官员在国外媒体前趾高气扬地报告中国的国民生产额强劲增长时,心里似乎对各种足以将大陆打回原形的危机没有丝毫警觉。

虽然胡温新政意图展现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方向,但他们要面对的,毕竟是一台生锈腐烂、庞大难移的旧机器,大家实在不宜寄望过高。

相关新闻
中国停止湘鄂皖沪粤禽类出口及输往港澳
手护台湾明预演 扁肯定李登辉贡献
美国敦促台湾加强情报系统
世卫担心禽流感在中国扩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