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TOPS志工 点“亮”泰缅山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专题报导)泰国、缅甸边境偏远山区的克瑞其村,今年终于有了第一座小型水力发电机,当地小学生第一次有电灯可以读书﹔引人注意的是,这座发电机,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志工团一锄一钉地兴建起来,而将这群国际志工串联在一起的,则是台湾的“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TOPS)。

事实上,为克瑞其村近百位村民带来光明的发电机,只是TOPS服务工作的一个小缩影,从金边街头游民的职业训练、泰缅山区的部落小学、非洲卢安达的残障难民复健,甚至成为协助中国民运人士寻求政治庇护的翻译伙伴,TOPS志工的努力,在世界各国早已不断发光发热。

从一九八○年创立的前身“中泰支援难民服务团”开始,TOPS在海外服务的历史已近二十四年﹔十年前,更扩大组成和平服务团,足迹先后驻扎泰国、卢安达、坦尚尼亚、柬埔寨及肯亚,超过八十四万人次接受过援助。

但也从组成和平服务团起,官方补助正式断炊,和平团必须仰赖民间捐款自给自足﹔尽管如此,TOPS不仅已协助泰、缅、柬难民营建立起三十三个识字班,更在泰国山区兴建起八个“部落小学”,今年即发起了“三百元助许他一个未来”认养小学活动,提供海外贫童就学机会。

泰缅难民营及部落学校中,许多志愿教学的老师,就是早年TOPS资助的学生,回乡成为村落自立的主力。TOPS海外专案召集人丁文卿强调:“TOPS从不认为可以永远协助任何一个地方,重要的是要帮这些村落自己站起来”。

四年前,TOPS在泰国克瑞其村,协助设置第一所村落小学,就是聘用当地TOPS资助就学的克伦族青年任教,这些老师不但负责教学,也担负起紧急医疗、公共卫生等社区工作﹔去年起,这些老师更和来自美国、澳洲、台湾的志工合作挖水坝引水,村子今年终于可以水力发电,村人第一次看见电灯、电视。

除协助国外失学年轻人,“鼓励台湾青年前往海外援助他人”,更是TOPS一大愿望;长年协助国外贫童教育的知风草文教协会创办人杨蔚龄等许多国内社福团体负责人,早年就都是TOPS志工。

今年只身前往柬埔寨服务两个半月的暨南大学研究生李荣源表示,“虽然只是陪伴学生念书、帮忙补房子、或是厚着脸皮向台商募款买文具,但在点点滴滴的杂工背后,我很庆幸,能学习与人群接触,也因此学会了独立”。

超越以往济弱扶助的工作范围,TOPS更开始计划性地建立台湾与其他国家“互助对话”管道,除推荐青年志工将布袋戏等国内传统戏剧引介到泰缅,今年更推出“原住民大专青年志工营”,号召国内十数位原住民大学生,与泰国少数民族交流。

政治大学民族所的阿美族学生陈晓凤,在泰国部落小学结识许多朋友后,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楚规划,“在柬埔寨村落里,我对‘原住民族’定位有了新体认,过去一向被局限于悲情、弱势形象的台湾原住民,其实有超出自己想像的力量,除可帮助其他弱势民族,我也开始思考要协助自己部落进一步自立,不再只是期望政府补助或保障”。

藉由一批又一批年轻志工的努力,在非洲、泰国、柬埔寨,TOPS默默地撒下希望种子,这种子不仅在世界偏远角落中逐渐茁壮,在台湾下一代年轻人心中,也写下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