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课程修订 改正对开罗宣言偏颇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针对高中历史纲要有关台湾地位争议,教育部长杜正胜昨日指出,课程修订只是希望能改善以往只采用开罗宣言部分史料的偏颇,希望呈现更多史实史料,但不会涉及个人的政治选择,也没谈到台湾地位未定论。

他相信高中教科书的编纂学者未来都会中立呈现史实,大考中心研发高中升学考试试题,也不会涉及政治选择或争议。对于中华民国创建列在中国史,杜正胜重申,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中华民国政府创建在中国、统治地区也在中国,当时台湾还被日本占据,因此列在中国史,而后中华民国迁台且改变统治范围,治权变成仅及于台澎金马,因而列在台湾史,“这并没有否认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事实,也没有忽略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而是最清楚的呈现历史脉络与事实,中华民国的治权确实出现巨大变化”。

杜正胜进一步指出,中华民国在一九四九年前后的主权范围都不一样,以前老国代散布在中国三十五省及西藏、蒙古等其他地区,但国会全面改选之后已截然不同,中华民国确实因地域不同出现巨大变化,这些都是依照历史来说的,分列台湾史与中国史是最清楚的历史脉络,“大家不要活在虚幻中,要活在真实里面”。

高中历史暂行纲要已上网公布(www.edu.tw ),将于明日、后日分别于台中、台南及台北举行公听会,接受民众预定席次表达意见﹔监察院教育委员昨日拜会教育部进行年度巡视,就提出建言,建议高中课程修订不要太“躁进”,要先取得社会共识并做好配套规划、师资研习,避免重蹈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匆促上路的覆辙。

〔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针对中国一再宣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教育部长杜正胜昨日引述古文献指出,台湾是在清朝康熙时代,才被纳入清帝国版图,十一至十二世纪的中国官方古地图,根本没有将台湾纳入,当时中国帝王根本对台湾这片土地没有“知识”,当然也就谈不上统治。

杜正胜昨日出席“建立多元文化社会”座谈会时指出,由于航海贸易与传教缘故,台湾在早期有相当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澳洲学者研究就曾认为,广大的南岛民族很可能是从台湾扩散出去,荷兰人记载,十七世纪的台湾至少有十几个多元民族,荷兰东印度公司更带来不少欧洲人及印度人,台湾文化展现出多元性。直到十六世纪清朝康熙时期,由于施琅攻打台湾,才被纳入中国帝国版图,而中国强调统一、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最高的文化观念,其他国家多被视为蛮夷之邦,被中国统治的台湾,社会文化也因此受到影响,演成视中国文化为最高文化的观念,不能真正尊重他国文化或多元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