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人民币升值能有效抑制输入性通膨

标签:

【大纪元11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24日电)10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高长认为,中国进入升息周期,且因高油价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强,升息作用有其极限,人民币升值将是最有效手段。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向下浮动调整。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调升0.27个百分点。

高长在中经院最新一期出刊的“台商电子报”对中国近期升息及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提出分析,他认为,目前国际社会更关注,这次升息对扭转中国经济过热效果如果不如预期,中国当局下一步政策措施是什么?

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表示,由于本次升息幅度不大,尚不足以对投资、信贷,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同时长短期利差扩大,预期今后仍会有持续升息,在具体方式上可能会与美国类似,采取渐进且和缓方式将利率逐步提高到一个合理水准。

高长依此推论,中国低利率时代已过,从此进入升息周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日前出席苏州举办的“中国经济成长论坛”时公开表示,中国仍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今年7月和8月的通货膨胀率均为5.3%,达到7年来的高峰;9月通货膨胀率为5.2%。面对中国物价水准居高不下及全球升息趋势,未来中国还有可能再度调升利率。

高长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布什连任美国总统后,低价美元的政策将持续,另一方面,中国的通货膨胀却有增无减,尤其今年高油价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加强,升息作用恐有其极限。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高长表示,为抑制输入性通货膨胀,调整汇率波动幅度,促使人民币升值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由于人民币利率调升将增加国际资金流入,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最终可能无法避免。

相关新闻
财富杂志﹕人民币虽有压力但重新估价的可能性极微
大陆男子花五年竹刻孙子兵法 申金氏纪录
专家:美元弱势  对台出口影响恐将重新评估
上海拍卖千年野山老参   八百七十万台币创新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