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竹:比稳定更重要的东西

刘晓竹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讯】最近中共高层开“经济工作会议”,从媒体报道看,是老调重弹。不是说老调不能重弹,也不是说老调全无道理,但在新变局中,老调重弹就意味着四个字:束手无策。讲“改革、发展、稳定”一点没错,但拿不出新办法来实行,是不可原谅的大错特错。不错,中国现在最需要稳定,在稳定中发展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恐怕比稳定更为重要,这就是营造稳定的机制。稳定即使是金蛋,也要有老母鸡来下。

江泽民时代的稳定机制是两条,一是经济上给老百姓实惠,二是将所有政治挑战因素(叫做不稳定因素)扼杀于萌芽状态。这就是无情打击政治异议人士或不同声音。现在看起来,这两条都过时了,起码不够用了。首先,老百姓的预期值水涨船高,你端出来牛肉面,只是一点面汤而已。连农民工资拖欠问题都解决不了,可见那实惠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再者,实惠也是相对的,老百姓的那点实惠要跟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相比,还叫实惠吗?这样,在老百姓眼中,实惠变成施舍,而施舍又变成侮辱。实惠又有什么用?

再看所谓“扼杀于萌芽状态”的政策。如果萌芽少,这不失为一种办法。现在的情况是,遍地干柴,火点太多,把所有的救火车都用上,二十四小时疲于奔命,也救不过来。因为形势变了,要想救火,就要有新办法。比如,下一场甘露雨。

这就回到营造稳定机制的话题上来了。中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多购置几台新的救火车,叠床架屋搞控制,而是需要人工降雨,把眼光从地上转到天空。孟子不是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吗?。这个“天”就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为了这个“天”,政治体制必须进一步开放,首先是让知识份子臧否时政。历代王朝的晚期都有一个小集团把持着,最怕有真才实学的人出头,怕他们说话,不惜残害忠良,结果是人才不能到位,滥才到处滥竽充数。最后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了事。

我反对“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变革方式,因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是客观事实。同在一条船上的不但有成千上万的贪官污吏、地痞恶霸,还有成万上亿的无辜百姓、天下苍生。如果说翻船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话,那麽我的观点是,宁可晚一点翻船,也不要早翻船。因为晚一点翻船,可以多一点救生的准备。其一是经济基础的准备,其二是教育准备或人才素质的准备。

在中国,现在谈全民普选式的民主,还为时尚早,但谈进行民主转型准备,即使快马加鞭,还嫌太慢。这个准备最核心的无非两条。第一条是法制建设,这一点很清楚。第二条是自由,也就是资讯自由度要不断扩大,言论自由度要不断扩大。这些说到底还是读书人的自由。现在斯文扫地,读书人又值几个钱?不过话说回来,有了读书人的这点自由,中国可以“处变不惊”,这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的文化优势。而没有了这点自由,就是现在这个形势,叫做“处惊不变”。明明快要马失前蹄了,还在那里悠着呐,找“落花归去马蹄香”的自我感觉。

在互联网上、古狗上动手脚,不但让天下读书人不齿,寻常百姓也看不起。此非正道,小人所为。鸡鸣狗盗手段,从来治不了天下。做这些事的人是中国的文化宦官,一有机会就按捺不住,总想来点“焚书坑儒”。但诚如古人所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晓竹:国庆感言  中国人“站起来”要分四步走
刘晓竹:总统大选与中美关系
刘晓竹:文化市场与说话市场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