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南韩成为亚洲枢纽的绊脚石

人气 87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讯】(亚洲时报记者Jeffrey Robertson 12月8日撰稿)我们不用分析也知道,南韩最近闪电式地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是为了赶上这趟末班车。南韩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中国迅速置身于FTA网路之中,正在谈判或已经达成FTA且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以两位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汉城急切想(未必经过深思熟虑)跳进这股大潮中。

在最近于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峰会上,南韩与新加坡达成了FTA,并同意开始与东盟进行FTA谈判。假如汉城签署更多的双边FTA,那么已成为南韩经济沉重包袱的农业改革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南韩与智利经过缓慢和艰苦的谈判才达成了FTA,实施起来更是缓慢和艰苦,南韩的农业部门几乎完全没有列入协定之中。汉城似乎尚未从中吸取教训。

南韩人购买大米的价钱平均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多三倍,这对一个年消费300公斤大米的南韩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南韩蔬菜和水果的平均价格也要比经合组织(经济发达国家组成)成员国的高两倍。

南韩政府一直以食品安全和城乡平等的名义维持对农业部门的高度保护政策。这样的政策源自该国在冷战高峰期面临的经济和安全威胁,在此期间,南韩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自给自足,但在七十年代导致南韩出现非常荒唐的经济形势。由于南韩稻米产量低,政府达到自足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遏制需求。于是,政府通过鼓吹大麦等非传统粮食的优点和贬低大米的营养价值来督促国民少吃大米。

今天,南韩政府通过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关税来保护农业部门,而且一些国家贸易公司和农产品生产协会还控制着某些关税配额,从而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和降低了市场的透明度。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保护农业部门的成本过高并由此减弱了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产品的高昂价格降低了南韩经济的效率,事实上等于对该国生产和资讯技术等效率高和有竞争力的部门的惩罚。

假如南韩将农产品贸易列入FTA的话,这将使南韩低效的农业部门经受竞争的考验并最终提高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简而言之,如果吃泡菜的南韩普通工人要为蔬菜和大米支付更多的钱的话,他们就会向雇主要更多的工资,而雇主要想参与国际竞争也就更加困难。

对南韩来说,进行FTA谈判的一个关键好处就是,这样的协定能够削弱国内对贸易自由化的阻力。通过让低效的部门经受渐进和有限的国际竞争,FTA能使这些部门为经受更为广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好准备,并进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因此,FTA是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的基石。

然而,南韩迄今达成的以及正在谈判的FTA几乎都将其最低效的部门-农业排除在外。在南韩与智利达成的协定中,对大多数农产品的关税减让一直被拖到当前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之后,而且大米、梨和苹果永久性地被排除在协定之外。南韩最近跟新加坡达成的协定事实上也将农产品贸易完全排除在外-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没有农业,而定于2005年敲定的南韩-日本FTA根据双方的同意也将农业排除在协定之外。

然而,当多边谈判撬开南韩这个从未经受过任何形式竞争的部门时,汉城将会遭遇更激烈的国内反弹。这样的情况在以前就出现过。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就农业达成的协定规定在这方面进行有限的自由化,从而迫使汉城不得不对农业部门进行改革。那些将低效部门排除在外的FTA不是通往贸易自由化的基石,而是鸿沟。

在发展FTA政策方面,南韩一直寻求捷径。其中一条比较合乎逻辑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是与澳大利亚或加拿大这样经济规模相近且经济互补性强的国家展开包括农业在内的综合性谈判。但南韩的经济改革进程绝不平坦。南韩民众将农业视为事关国家尊严的部门并予以强烈支援。当一名55岁的南韩示威者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会场外以自杀抗议全球化时,南韩媒体非但未将其视为极端分子,反赋予民族英雄的桂冠。

南韩电视台还曾组织大众明星高价售米为该国的农民组织募捐-好像还嫌该国的大米价格不够高。在面对更有竞争力的进口农产品时,全国情绪坚定地倾向于该国的农业部门

事实上,整个南韩社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甚至渗透进南韩的基督教信徒中)的影响,生活在大城市已经超过一代的南韩人仍将某些小村庄作为他们的故乡,这是因为那里安葬有他们的祖先,而且他们的一些远房亲戚还在那里的田地里生息。

这对致力于将南韩打造成“充满活力的亚洲枢纽”的卢武铉政府来说可不是好兆头,因为这种地位需要南韩在全球贸易中勇于一马当先,需要将其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将宝贵的资源用于维持低效的经济部门-农业,只有这样南韩才有可能成为亚洲充满活力的枢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对台湾永久免签证制度尚要考虑
南韩总统否认北韩政权崩溃
卢武铉结束访问  波兰总统促南韩增加投资
外资热钱涌入 亚股资金行情可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