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王室养虎遗患 阿尔盖达与其决裂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9日讯】 ﹝亚洲时报在线 Ehsan Ahrari 撰文﹞ 伊斯兰好战分子本周一对美国驻沙特红海之滨城市吉达的领事馆的袭击是他们与沙特政府摊牌的证据。沙特统治者成了阿尔盖达执行的武力圣战的目标:摧毁沙特王朝,结束这个伊斯兰诞生地仅充当沙特王室私人领地的时代。

阿尔盖达想要达到的这个目标与1745年沙特王朝与瓦哈比教派创始人穆罕默德·瓦哈比达成的盟约有冲突。阿尔盖达似乎确定其在阿拉伯半岛的主要目标是结束沙特王朝的统治。从战术上来看,阿尔盖达似乎倾向于进行周期性的行动,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向其在沙特王国的支持者表明,它可以随意袭击它选定的任何目标。选择美国驻沙特的领事馆作为袭击目标是阿尔盖达发出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象征性信号。

当今有三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沙特统治者。第一股力量与瓦哈比主义有关。前面提到的1745年盟约使瓦哈比派教徒有义务继续忠于瓦哈比教派规定的伊斯兰纯粹性。要是圣战信仰不针对沙特政府本身,这一点是毫无问题的。对沙特政府及王室成员的任何攻击都是对1745结盟精神和条款的违背。第二股力量是美国。简单地说,美国对沙特统治者的压力主要是要求它走温和路线甚至打击国内的好战分子,以使其不那么敌视美国和西方国家。第三股力量是阿尔盖达。阿尔盖达是沙特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但其全球视野很大程度上受20世纪80年代圣战者(得到了美国的积极支援)在阿富汗抵抗前苏联入侵的圣战信仰的影响。正是在那个年代,本·拉登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上了第一堂关于伊斯兰在全球的角色和地位的实践课。

也正是在那个时代,拉登的“恩师”、巴勒斯坦宗教领袖阿卜杜拉·阿扎姆和拉登的副手艾曼·扎瓦希里形成了自己的全球圣战观并将之付诸实践。对阿扎姆来说,全球圣战是为了替他的巴勒斯坦同胞赢得独立。扎瓦希里的意图是通过在埃及总统纳赛尔创建的牢狱之国进行武力圣战,从而在伊斯兰世界推行必要的政治改革。正是在埃及他确信所有残暴的阿拉伯独裁统治都是为两个“不可见人的”目标服务:为自己的苟延残喘和为西方镇压穆斯林的“邪恶”目的服务。因此扎瓦希里认为全球圣战不仅要击败西方国家,还要推翻腐败的阿拉伯独裁政府。

本 ·拉登早期在沙特伊斯兰大学做老师时很受阿扎姆思想的影响,随后他又去阿富汗积极投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反苏圣战中。对阿扎姆来说,全球圣战的核心目的就是为巴勒斯坦人赢得独立。相反,对拉登来说,全球圣战的目的仅仅是使伊斯兰教再次发扬光大,所有其他目标都只是战术性的,在世界建立哈里发国家是其唯一目标(但不像西方夸大的那样)。阿扎姆本来就不是全球圣战者,但扎瓦希里绝对是,而且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拉登。

在1997-2001年驻扎在阿富汗期间,拉登的全球圣战理念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也正是中亚、中国的新疆甚至车臣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日益猖獗之际。

20世纪80年代,沙特统治者主要是想通过武力圣战将前苏联赶出阿富汗。此后,他们在中亚甚至在印尼和菲律宾等国进行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行瓦哈比伊斯兰-不一定是鼓吹武力圣战。但如果阿尔盖达将武力圣战向中亚、中国甚至苏联推进,他们也不会极力反对。

911事件使沙特政府不得不改变其对武力圣战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由于美国成了圣战的受害者,华盛顿也要求沙特政府对其瓦哈比教义进行重大修正。但说来容易做来难。武力圣战不是可以随意修改或者根据政治目标和现实的改变而予以支援或压制的东西。

以上可谓沙特政府目前面临困境的真实写照。华盛顿认为利雅得有能力摧毁武力圣战的依据仅仅是因为武力圣战的物件是美国。沙特统治者最多能做到的是指示一群政府供养的宗教学者发布新的宗教法令,称“随着环境的改变,武力圣战已经不合时宜等”。但这样的宗教法令不具有权威性,因为在逊尼派伊斯兰教中不存在这种力量。

当美国和沙特官员正在为这些法律问题大打口水战,阿尔盖达依然在围绕两个主要的目标进行全球圣战:推翻沙特政府和继续随时随地伤害美国及其公民和资产。沙特与阿尔盖达的冲突尽管还没有到摊牌的阶段,但是无疑已经无可挽回。这场冲突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阿尔盖达被剿灭,要么沙特政府被推翻,这一点沙特政府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备注: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瓦哈比(瓦哈比清教徒运动的创始人)来到达尔伊亚(Dar’iya)-即今天的利雅得的附近,与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部落首领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结盟:瓦哈比为伊本·沙特统一阿拉伯半岛动员信徒,而沙特则通过武力扩张传播瓦哈比教义。(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扎卡维侄儿据报在约旦被捕
巴基斯坦捕获盖达组织重要特工
APEC亚太各国领袖坚持反恐必先解决以巴问题
传英国成功阻911式袭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