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 轩辕弥明

史然 整理

人气 13
标签:

轩辕弥明,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来往于衡湘一带九十多年,善于捕捉驱逐鬼物,能够囚拘蛟螭虎豹,无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大年龄。进士刘师服,常在湘南遇到他。
  
元和七年壬辰十二月四日,轩辕从衡山去游太白,回京城时,与刘师服相遇,师服招他一起歇宿。有个叫侯喜的校书郎,刚有诗名,夜里围着炉子坐着,与刘师服谈诗。弥明坐在他的旁边,相貌极丑,白鬓角黑脸孔,长颈,喉结突出,又说楚方言,侯喜当作没有这个人一样。
  
弥明忽然掀起衣襟扬起眉毛,指着炉子中的古鼎对侯喜说:“你说能作诗,和我一起吟咏吧!”刘师服因为他是衡湘旧相识,见他年老的样子,很尊重他,却不知道他有文学才能,听到这句话很高兴,拿起笔来题写了诗的头两句:“巧匠琢山骨,刳中事煎烹。”按次序把笔传给侯喜。侯喜踊跃地在刘师服诗句下接着写道:“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题写完了又把它吟诵一遍。弥明哑然失笑说:“你就这样作诗吗?”就袖着手耸耸肩,倚着北墙坐着,对刘师服说:“我不明白人间的书,你替我写。”于是高声吟诵道:“龙头缩菌蠢,豕腹胀彭亨。”开始不像有意的,诗的意思有点像讥讽侯喜。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惭愧而又惊骇,然而又想靠多写来难倒他,就写两句又交给侯喜,写的是“大若烈士胆,圆如戴马缨。”侯喜又写成两句是“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弥明又让师服替他写道:“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师服又吟咏说:“磨砻去圭角,浮润着光精。”写完,又交给侯喜。侯喜思索得更苦,一心要压倒弥明,每当思考着要说出句,吟声就更悲,拿起笔来想写,将下笔又停下来,到底没能写出奇句。写的是“旁有双耳穿,上为孤髻撑。”吟诵完毕,弥明吟道:“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声。”他像开头那样不用意,但说出的诗更奇,不可附说,语句都是讥讽两个文人的。
  
夜将残,两个人起身辞谢说:“大师不是平常人,我们都服了,愿作您的弟子,不敢再写诗了。”弥明大声说:“不能这样。这首诗不能不写成。”对刘师服说:“拿笔拿笔,我给你写成它。”就又连声吟唱道:“何当出灰烛灺,无计离瓶罂。谬居鼎鼐间,长使水火争。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徒尔坚贞性,不过升合盛。宁依暖热敝,不与寒冷并。忽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岂能道仙药,但未污羊羹。区区徒自效,琐琐安足呈。难比俎豆用,不为手所磴。愿君勿嘲诮,此物方施行。”师服写完,弥明就让他把诗读一遍。读完,弥明对二人说:“此皆不足与语,这难道算做文章吗?我是就你们所能而作罢了,不是我向师父学到而能做的。我能做到的,你们都不能听到,难道唯独写文章吗?我闭口了。”二人自觉没趣,都起来到床下站着,下拜说:“我们不敢问别的,希望问一句就行了,先生声称‘我不明白人间的书’冒昧相问,您明白什么书,请让我们听听这个答案。”他们问了几次也没见弥明答应,二人只好退回去坐下。
  
弥明倚着墙已经睡着了,鼾声如雷鸣。二人恐惧失色,不敢喘息。过了一会儿,听到更鼓咚咚报晓,两个人也困了,就坐着睡了。等到醒来吃惊四顾,已失去弥明的踪影。问童奴,说:“天快亮时,道士起来出了门,好像打算马上回来的样子,却很久没回来,寻找他已经不见了。”两个人惊疑惋惜而又自责,就带着诗去拜见昌黎韩愈。他们问韩愈:“这是什么人呢?”韩愈说:“我听说有个隐居的君子叫弥明,难道是他吗?”于是给石鼎联句写了序,在代州流传。
  
(出《仙传拾遗》)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神仙故事:成仙公
神仙故事:王老
神仙故事:巴邛人
神仙故事:龙树菩萨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