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种苗场成功畜养夜光蝾螺 

人气: 10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7日讯】(中央社记者许耀彬澎湖县十七日电)澎湖水产种苗繁殖场以简单人工方式,成功畜养五、六十年前曾经出现澎湖南海的大型螺类|夜光蝾螺,未来将进行澎湖海域复育作业。夜光蝾螺不仅个体硕大,经济价值高,其口盖和外壳并有制成装饰品的附加价值,若复育成功将再开创澎湖水产第二春。

澎湖县约在五、六十年前在南海海域,曾经存活有目前已经在澎湖水域绝迹的夜光蝾螺,但由于滥捕导致绝迹,澎湖县水产种苗繁殖场现任场长张国亮和前场长谢恒毅,在三年前即向台东水试所朋友购得野生夜光蝾螺的种螺,展开人工畜养,不料因没有相关人工畜养资料与记录,去年第一批种螺因畜养池盐度降低,全数死亡,去年在购得二十余颗,畜养至今届满一年,目前生长情形良好,也创下首次国内人工畜养成功案例。

张国亮指出,夜光蝾螺每个成熟个体至少二十五公分,约比澎湖海域所产的高腰蝾螺大二十倍左右,经济价值相当高,目前国内有关蝾螺科的研究资料相当少。

据资料文献纪录夜光蝾螺一般分布在琉球群岛附近或较深水域的海沟中,台湾省目前在台东海域还有分布,大部分由原住民潜水采补,澎湖县则在五、六十年前曾有捕捉纪录。

张国亮表示,夜光蝾螺由于不易畜养和培育,台东地区所见属于野生种,人工培育和养殖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人工畜养纪录,但日本京都府立海洋中心从一九八二年起至一九八四年曾顺利培育十几万个夜光蝾螺苗。但以澎湖水产种苗场的简单设备能够畜养成功并不容易。若顺利,预计在一年后,即可以进行人工种苗培育和放流复育作业。

张国亮指出,夜光蝾螺主要以大型藻如石莼等海藻为食,其个体成长速度,经初步观察记录应该十分快速,但其生殖腺成熟速度较缓慢,因此,经济价值高,所以未来如果进一步完成人工繁殖技术与种苗培育技术后,即可进行澎湖海域的资源复育作业,甚至可以开发成为人工养殖转成澎湖的特色水产产业。

据了解,夜光蝾螺不但个体大,比澎湖经济螺类高腰蝾螺大了二十倍,螺肉每台斤约五百元,连壳则高达八百元,螺肉可以食用外,其硕大的外壳亦可制作成为澎湖海洋文化意象产品,壳体经过刷洗去除附着生物后加以抛光,色泽十分漂亮,至于口盖部分亦可做为海洋文化商品,整个螺体都有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