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 天安门事件并非民主运动

人气 26
标签:

【大纪元4月2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杨明齐之风报导) 中国自由撰稿人、1989年曾因支持民主运动而入狱的戴晴女士日前在美国某大学举行的一次有关中国民主化的讨论会上说,十五年前的六四天安门事件不是“遭到镇压的伟大的民主运动”,而是中国在实现社会转型时的“倒退”和“悲剧”。 北京自由撰稿人戴晴认为,六四悲剧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道。

*上层本来在改革*

她说,1980年代的中期和后期,中国本来存在着自上而下、以比较小的代价和比较公平的方式向法治与民主和平转型的可能性。处于最上层的领导人,不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并且正打算在重大领域继续向前推进。

她举例说,邓小平在1980年代初就已经打算把“四个坚持”从宪法里拿出来放进共产党党章,这明显是多党制的第一步。戴晴还说,另外一个方面,当时的总书记赵紫阳提出撤消“书记处研究室”,把最优秀的干部朱厚泽先放在中宣部,以密切关注所有制转化过程中对工人利益的保护;另外,人大委员长彭真提出并策动基层村民直选。而当时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不仅同意公开讨论《新闻法》草案,还公开许诺 “报纸的版面由总编辑自己决定”。

戴晴说,所有这些,都在艰难地推进,不仅遭到党内僵化强硬的“老革命”顽强抵抗,而且由于典型中共式的不公开和不透明,也使得身受专制压迫、却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民众不耐烦、不放心。

*改革断送在“极端冒险份子”手中*

戴晴指出,当时叫得最响亮的“民主”,其实是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心中的一种憧憬。她认为,改革派的努力与民众推进改革的热情,断送在她所说的“极端冒险份子”手中。

戴晴说:“自天安门事件发生,已经过去十五年。这不是一场得到了控制的暴乱,也不是一个遭到镇压的伟大民主运动。它是中国在实现其社会转型时候的一个挫折,一个后退,一场悲剧。这一挫折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道。”

*谁破坏了中共温和派和解努力?*

戴晴还认为,调查六四真相,除了要弄清楚谁下令镇压之外,也要知道抗议示威者中,究竟是什么人在“一次次踢开温和领袖”,破坏了她所说的中共“党内温和派”的“一次次”和解努力。

戴晴是星期六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比洛伊特学院举行的中国民主化问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这番看法 。戴晴目前是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封从德:否定八九民运是替当局说话*

当年曾是学生领袖并在六四镇压后逃亡海外的封从德坚决不同意戴晴的说法。他认为,否认六四是民主运动,等于是替共产党当局说话。他说,戴晴的这番评论让他觉得像是清末的西太后和皇族们指责下层百姓闹事,破坏了朝廷的新政。

封从德说:“当然戴晴的这种言论我一点也不惊讶,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支持六四学生运动的人。她从来是站在中共那一边说话的人。他们不可以代表所谓的民主运动。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社会底层,下层、中层的人民的声音。”

封从德如今居住在法国,他主持着一个纪念六四运动的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严控江西胡耀邦墓园
多伦多市长出席纪念“六四”十五周年艺术展
晨海:杨尚昆忏悔“六四”的讲话,死无对证吗?
面对困局北京急需新思维 江避清算保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