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滨海休闲区 阳光海岸的一天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5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肇麟新竹报导摄影

新竹市海岸在客雅溪河口以南,有北台湾最完整的海滨潮间带——香山湿地,北段还有渔港、运河,和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垃圾焚化厂,这总长十七公里的滨海地区,已转型成为生态休闲观光带。

跨上单车、迎着海风,除了感受产业变迁的点点滴滴,沿途还能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之道。

11:00~12:00
新竹渔港 散步尝鲜

 新竹渔港在一九八一年兴建时,被设定为可供全天候使用的渔港,没想到一九九一年正式启用后却面临渔业衰退,目前只有不到两百艘船只停泊,反而它的休闲机能在近年渐受重视。

 像是紧邻渔港的渔产品直销中心就吸引许多饕客造访。一楼贩卖新鲜渔货与副产品,二楼则是海鲜美食区,供应多样美味小吃,也可自备素材委由店家烹煮。点一碗热腾腾的鱼勿仔鱼羹,坐在西面阳台边吃边吹着海风,还能俯瞰港湾里的各种渔船。简简单单的羹汤,也有了丰富的海洋滋味。

 港中有不少船只在两侧悬挂硕大灯泡,船家说这是晚上出海捉“小管”的。一排大灯泡在阳光的照射下,成了渔船最抢眼的装饰。

渔港腹地几乎全是宽广草地,加上海边强劲风势,成为放风筝的极佳场所,就算技巧不纯熟的小朋友,三两下就把风筝放得老高,成就感全写在脸上。

12:00~13:00
南寮旧港 崭新风貌

 距离新竹渔港约两公里的南寮旧渔港,位于头前溪下游出海口的南岸,一九五九年启用,却因为河沙在航道跟停泊区域淤积,在新竹渔港完工后,这座渔港便闲置至今。

 由于泥沙淤积,没有船只进出的泊船区,反而成为蟹类聚集的栖地,而渔港旁的社区曾是新竹市早期发展地区,如今热闹不再,带着几许沧桑,却也闲静不少。

 在渔港畔、距离慈圣宫没几步路有一家“海岸风情”餐饮店,外观是清新的蓝白色,在两旁平实楼房的衬托下格外突出。这家店是由任职鱼市场会计的骆丽美,利用自家的杂货店改造而成,并与当地社区妈妈合力经营。店里供应的手工饼干、米麻糬松饼以及海鲜套餐,全是这群家政班同学的创意结晶。

 坐在室外木栈平台,吹风歇脚,还能眺望河对岸用作风力发电的白色大型风扇,优闲的气氛让人马上放松。若遇上店主的母亲,还有机会听她细数旧港往日风华喔!

13:00~13:30
双轮优游 木麻黄林

 来到新竹渔港外的环保休闲公园入口处,见到一只大螯前伸、踩着双轮的螃蟹标志,便是自行车道的指示牌,这也是新竹市政府规划中的“沿海十七公里观光带”北端起点。入园后两旁几乎被木麻黄包围,为人挡住炙热阳光,让不必担心跟汽车争道而放松的心情更加自在,轻快地踩单车踏板穿梭。

 木麻黄这些种来作为防风林的树种,是海岸国土保安的第一线,公园内树势高大且枝叶苍郁,对临海地区的环境改善助益显着。而树林面海西侧原是南寮海水浴场,受到邻近渔港兴建后海岸环境丕变的影响而关闭,却让防风林转成休闲绿带。在林间草地上有数座看似用作训练射击的墙面,透露此区原为军方废弹场,与后来设置的木造儿童游憩设施,形成有趣的对比。

14:00~14:30
大师出手 垃圾焚化厂

 沿着海滨路的自行车道向南骑二十分钟,抵达新竹市环保局,经过园区内的新竹市南寮温水游泳池后,一栋造型抢眼的建筑耸立眼前,接近后才惊觉它是一座垃圾焚化厂!
 这座垃圾焚化厂外墙为铝帷幕玻璃,以正方形的墨绿玻璃或灰色石版,构成两组透明度不同的立方体建筑,造型与外观运用的元素简单却不单调,而七十五公尺高、红白相间的方形烟囱,以对角与外墙相连,在用色与形式上产生对比趣味。

 垃圾焚化厂的外观是由国际知名建筑师贝聿铭团队设计,依据台北县八里垃圾焚化场为蓝图。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是以内部的设备管线与结构为基础,向外构筑出具有现代风格的外观,其中展示厅的山型天窗以及倾卸区的非对称山型弧形天窗,则是另一特色。而这座垃圾焚化厂回收废热,再以汽电共生之方式发电,发电量为二十四万仟瓦,紧邻焚化厂的游泳池便是以利用此电源加热来提高水温的。

14:30~15:00
海天一线 登高远眺

 奋力骑上垃圾焚化厂正面南边的坡道,视野立刻开阔起来。站在临海草坡,正前方是海天一线的壮阔景象:右看海岸沙滩,欣赏垃圾焚化厂侧面,向左俯瞰防风林造林地,用来定沙挡风的褐色竹篱构成一道道的纹路;而自行车道蜿蜒其中,让人忍不住想一路冲下去驰骋一番。

 这座高地底下其实原是焚化炉烧出的灰烬,堆置成距离海平面约二十公尺的高地,再经过植生绿化后将打造为“海天一线”观景区。由于地势较高,登上自行车道路段中,挑战腿力的一小段路,另一侧则有险降坡,要小心控制速度喔!

15:10~16:00
港南滨海 运河风光

 经过防风林后,马上接入港南滨海风景区。沿着里头的港南运河往前骑,约二十公尺宽的河面,被阵阵海风吹拂,两旁设有亲水设施,登上跨运河的拱桥,焚化厂格子外墙与红白相间的烟囱更加显眼。

 这条连接至金城湖的运河长度超过一千公尺,它所包围的内陆海埔新生地经过数十年的变迁,已变为一块块被木麻黄或是黄槿围绕的稻田农地,也成为一些水鸟跟陆鸟的栖息地带,尤其是南端的金城湖,更是赏鸟的核心区。
 而运河堤防外则是滨海湿地,看来灰濛濛的泥滩上,可见水笔仔等红树林植物在此生长,紧邻海堤则有许多开着黄花的仙人掌,在此可以观察蟹类等动物生态景观,且可向南远眺北台湾最完整的海滨潮间带——香山湿地,漫步堤防,就能轻松学习生态常识。

16:00~17:00
渔港海堤 观赏落日

 步上新竹渔港向西延伸的两道防波堤,从累积到几乎与海堤同高的沙堆,可见此港漂沙回淤的严重程度,据说已经影响航道通畅,却让步行在两三层楼高的堤防上较有安全感,反而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漫步观海或欣赏落日。

 矗立海堤端点的是灯塔,阵阵海浪遭遇消波块时激起雪白水花,被风吹出纹路曲线的沙坡柔化了混凝土堤防的死硬线条……,举目望去,尽是自然与人力合构的典型本土景象。尤其是黄昏时分坐在堤防上,观看渔船在粼粼波光中出航,迎向落日余晖,让人不由得心生漂泊流浪的各种想像。有时可以见到几个钓客站在堤防内垂钓,专注到几乎静止的身影,成为海岸风景的鲜明注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北市验票中午完成 松山投票所出现严重错误
台湾宜兰地区下午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
下午地震 竹科未有灾情传出
太空计划室与美连线预演一切就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