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寻根牵出古厝情

人气 85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吴幸桦╱台南报导〕本报披露在台湾出生的法国女漫画家约翰娜的台湾寻根故事,引起热烈回响;约翰娜小时候住过的老厝主人刘克全主动打开老厝大门让人参观,内部陈设与一九六○年代的老照片几乎一模一样,他们也娓娓道来小时候和约翰娜一家人相处的往事。

约翰娜的父亲施博尔(或称施舟人 )一家人在台南曾住过八年,在台南留下许多记忆,曾经与他们往来的人看了报导后十分感动,透过本报和出版社希望能与约翰娜联络叙旧。

即将于今天返回法国的约翰娜得知后也很兴奋,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回来拜访这些儿时的朋友们。

约翰娜的父亲施博尔在一九六五年带着妻子、女儿住进刘瑞山古厝,约翰娜则在二年后出生,一家人一直在此住到一九七三年才回法国。

刘家在台第五代子孙刘克全回想,他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七叔公刘青眼(曾任长荣中学校长 )带着一对金发外国人夫妻来家里参观拜会他阿公,说要租古厝住,但因古厝已有两三年没人住,刘家有点犹豫,没想到外国人居然非常满意,将房子清理好后立即搬进来。

当时听父亲说,他们是荷兰人,巴黎大学博士学生,来台南研究道教,名叫施博尔,精通日语的长辈都称他为“SEPA”桑。

刘克全还记得约翰娜的妈妈是荷兰贵族后裔,长得很高很美;施博尔研究道教,还曾经取得道士资格,常常找一些道教朋友或历史学者到家里做法事,虽然和笃信基督教的刘家信仰不同,但刘家并没有抱怨,反而赞美他们把古厝整理得很干净。

刘克全说,古厝虽然租给外国人,刘家人还是毗邻而居,经常听到这对可爱的外国姊妹的哭声和欢笑声,刘家小孩也经常和两姊妹玩在一起,留下许多老照片。

曾与约翰娜小时候合照的小女孩,就是他的堂妹刘文珍,现在人住在德国。

刘克全的父亲刘改造现在仍每天进古厝喂鱼、清扫,他们翻开约翰娜的漫画书,画中六○年代的古厝与现在景观几乎一模一样,他们感到十分亲切和感动。

刘克全说,约翰娜二年前曾回来寻根之旅,悄悄地造访老家,却没有让他们知道,实在很可惜,他很希望能请约翰娜再回来,打开古厝大门让她进去静静地回忆,或许可以画出更多画。

约翰娜透过本报与刘克全联系上,她很感谢这次的报导让她找到这些朋友,也希望有机会能再度造访老家。

一位现住在台北的钟小姐也看到报纸而联系出版社找到约翰娜;她表示,她妈妈曾经是约翰娜和姊姊佳秀(Esther )的保母,小时候和佳秀感情很好,希望能跟她再联络上。

相关新闻
被领养的中国孩子的寻根之旅
外国人生活成本最贵的10城市 欧洲一国占4
金价屡创新高 其它贵金属值得投资吗
飞行员救出被遗弃在机场的熊崽 建特殊友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