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洪哲胜主编的《民主论坛》和中国民运相得益彰

——恭贺《民主论坛》六周年

张伟国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7日讯】台湾总统选举,在海内、外华人社区引发的反响此起彼伏,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这除了台湾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华人社会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及现实政治错综复杂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检讨得地方是:在两岸交锋中,台湾虽然有充沛的道义资源,却未加善用,套用大陆的术语就是没有将这些资源“用足”、“用活”,致使在舆论方面时常处于下风。与此相反,依靠制造和控制舆论起家的中共,长期以来积累的相当丰富的“统”经验,近年来又依托经济的发展,在分化海外侨团和拉拢各式媒体上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表现越来越猖狂;加之台湾实行了政党轮替,受制于内部矛盾和偏安一隅的局限,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态,对于前任政府多年营建的海外基础,新任政府非但没有能够全面继承,相反以战略调整、收缩的名义给人造成了“卸包袱”的印象,将原本属于或有利于自己的资源拱手让出,……这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亲痛仇快的此消彼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亚洲民主基金会主办、洪哲胜先生主编的《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index.htm),就算得上是远见卓识,功勋卓著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民主论坛》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主运动重要的舆论阵地和观察中国民运的风向标。除了切磋民主自由的理论,探讨人权法治案例,交流组党的经验教训,研究时局的变幻……,6年来,《民主论坛》已经“云集”了一批海内、外中国民运人士,而且这支“作者”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民主论坛》自身也得益于他们的积极参与,越办越好。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陆民运人士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觉的借重《民主论坛》,发表重要政见。这在客观上使得《民主论坛》在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举足轻重。过去6年,也可以说是《民主论坛》与中国民运心心相印、携手并进、相得益彰的6年。

本人受21世纪中国基金会委托自从2001年8月8日主持《议报》(http://www.chinaeweekly.com/)编务以来,一直受到洪先生和《民主论坛》的帮助和支持,有许多作者和文稿都来自《民主论坛》的推荐。在这里我也要向洪哲胜和《民主论坛》表示特别的感谢!据我们的作者和读者以及国内知识分子的反映,《民主论坛》所办的《民主通讯》邮发电子读物(日刊),有效突破了中共的防火墙,已经成为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民主论坛》和其他宣言民主自由人权的媒体在中国大陆网友中的影响,真乃可喜可贺。

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民主论坛》的发展与帮助两岸三地的民运同道沟通、交流的需求相比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与中国民运发展的期待相比,《民主论坛》还需要发挥更大的功效;尤其是面对中共极权专制政府在海外全面渗透式的统战,《民主论坛》尚需要在迎接巨大的挑战中更上一层楼。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民主论坛》6年来的成功经验,应该可以给成为台湾现政府在两岸三地关系的决策方面提供启示:海外的侨团和舆论阵地是要一寸一寸去争取的,与中共强权抗争的基础是要持之以恒去累积的,尤其是台湾处于十分艰难的现实国际环境之中,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的联系,与海峡对岸的关系是不容回避的,不管台湾是想要统一,还是要独立(抑或维持现状),积极促进大陆的民主化转型就是最有效的和平保障,这方面是不进则退,必须发扬《民主论坛》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寸土必争”!

〔转载自《议报》2004.7.5;http://chinaeweekly.co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伟国:杨建利的“上诉书”
张伟国:知识份子的歧途与中国人权的困境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