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游随谈记事(十四) 湖区里的中国餐馆之二

陈思云 撰文、摄影

人气 6
标签:

我们在奥地利湖区“圣.吉尔根” (St. Gilgen)沃夫岗湖的第一天,发现有一家中国餐馆就在我们旅馆的对街。我们怀念家乡菜的胃,又被勾起了思念的情潮,基于好奇我们一到晚餐时间,就走进去试试口味。前来招呼我们的是一位说着一口流利德语的女士,我们一看到是华人,就忍不住互相猜测对方的身份。很希望她会说普通话,刚好对方耳尖听到我们的对话,马上给了我们答案,真的是同胞呀!惊喜万分哪!

她跟她丈夫从北京移民过来,但不是一开始就在奥地利,他们早期刚开始的时候是德国留学生。可是德国是一个很排外的民族,即便他们已经居留将近十年,还是没办法成为合法公民。我没有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移民去国外,因为当时对中国同胞的人文及想法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不敢询问太多。当时他们已经成为合法的奥地利公民了,也是两个小孩的父母了。巧的是小孩的爷爷奶奶来奥地利探亲,准备探完亲后将孙子、孙女(一男一女)一起带回北京读书,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希望他们别成为外黄内白的小孩。

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他们很辛苦,因为要跟自己小孩相隔两地。可是老人家却高兴的不得了,原因很简单,但却令我们讶异。原来回到北京以后,他们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祖父母,因为中国一胎化的制度,他们拥有两个孙子可谓美事一桩,家乡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而且跟孙子相伴更是件大好事。

跟他们聊天中得知,小孩在异国生活其实是很孤独的,除了自己父母以外,跟学校同学的长相肤色都不一样。而且外国人个性跟中国人不同,街坊邻居的互动没像东方人那般亲密,难怪他们愿意忍受分离之苦,让小孩离开自己身边跟他们的祖父母回家乡去接受基本教育。

这几乎是远离家乡华人的共同特点,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都不希望子孙忘了本、忘了根。在国外出生的小孩,也许会因为从未接触过自己祖国的文化,会随着日渐长大而忘了自己的根源,忘了自己原来是中国人。虽然餐馆老板他们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德语,但是他们的孩子却未必能说上一口流利的中文,更不用想那中文读写能力了。

他们已经离开自己国家那么遥远、那么久,仍然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西方人,这也许是另一种很奇特的移民思想吧!对于我这个虽然很喜欢去异国旅游,却不想成为别国的公民来看,那真的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思乡情结,也许即便我跟他们询问了,都不能体会真正的答案吧!

我们在此地停留的日子里,几乎都在他们餐馆解决午、晚餐,将进食方式及口味都调整成我们的习惯。说实在,他们虽然是高学历的知识份子,但这食物炒的真是好吃,口味没像奥地利人那么重(虽然是我们要求减轻调味料的)。我们在湖区游玩时,在其中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中,邀了他们祖孙四人一起逛湖边加踏青,但是父母(餐馆老板)因为还得营业,生意没法子放下,所以没办法一同出游,算是这美事中的不足。

这是我们这次旅程中,唯一的一次跟中国移民过来的朋友,在异乡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的做了一次美好的对话及相处。真希望这样平和的相处在全世界的角落可以常常出现,不限制在我们这一次,也不是只有在面对自己家乡中的同胞才如此,也包括其他民族、其他乡的朋友。虽然常常被人笑说: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希望人人和平相对、善心对待彼此,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是吗?哪个人想面对战争呀,面临生离死别,你说是吧?善良是人的本性,我是这么相信的!

我们知道在西方国家,天鹅及水鸭都是不怕人类的,我们很喜欢去湖里喂天鹅及水鸭,还曾经在住宿处吃早餐时,得到五星级妈妈的喂食秘诀,你们知道是什么样的秘诀吗?下回分解!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自助游随谈记事(十)美丽的红色屋顶城
自助游随谈记事(十一)错过的惊叹号
自助游随谈记事(十二)热诚的服务胜过美丽的外表
自助游随谈记事(十三)湖区的五星级妈妈之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