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指反恐不能靠军事力量怀柔手段同样重要

标签:

【大纪元9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4日电)俄罗斯校园人质事件最终以暴力收场,并且造成大量伤亡结果,事件引起香港舆论关注,其中明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俄罗斯、美国以至以色列如今都深陷恐怖威胁的泥淖,也证明了反恐不能单纯倚靠军事力量,怀柔手段同样重要。

社论表示,这次普京处理武装分子冲入学校挟持人质一事,微观地看并无做错,武装分子要求俄军撤出车臣,普京根本不可能答应,只能拖延时间,设法营救人质。在营救行动中,一定的死伤难以避免,能够救出多数学生,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果论道德对错,首先要谴责武装分子用枪械和炸药挟持无辜学生,俄军被迫还以武力,较容易得到世人同情。

然而,如果把人质事件放在反恐的大局中看,却有许多教训值得记取。俄罗斯凭借绝对的军事优势镇压车臣独立势力,杀死大量车臣平民,摧毁当地的经济和建设,将无数寡妇孤儿置于绝望与仇恨的深渊,孕育出大批愿意成为人肉炸弹的“烈士”。

社论说,如今首都莫斯科和车臣邻近地区的人正生活于这些人肉炸弹袭击的阴影中,因此普京难言打了胜仗。俄国之于车臣,就像美国之于伊拉克,以色列之于巴勒斯坦,荆棘缠身,泥足深陷,明显说明了单靠军事力量解决不了问题。

社论认为,中国大陆在新疆和西藏也面对分离主义者的威胁,美俄在反恐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北京政府反思。

成报的社论表示,俄罗斯的挟持学生及家长事件,昨日终于上演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官方采取武力营救人质,一时间枪林弹雨,惊叫连天。这已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发生的同类事件了。

社论指出,当大家悲天悯人的时候,必须深入探讨这类暴力事件背后的兰因絮果。以俄罗斯的具体情况而言,可以说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两者混在一起,衍生了几何级数的破坏作用,不单影响俄罗斯本国的安定,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安全。

星岛日报的社论表示,这次的对峙如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以悲剧了结,普京无法减少死亡人数,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也不见得好。他的强硬政策虽然会得到俄罗斯人的支持,但背后已暴露出他的管治弱点。

社论指出,歌剧院和学校两次挟持人质,都是涉及数十名武装分子的大型行动,情报人员却未能防患未然。普京本身是从冷战期间令人丧胆的情报部门出身,实在没有颜面见江东父老。普京政府面对财困,缺乏资源加强保安,要是不幸再发生几次类似事件,将动摇国民对他管治能力的信心。

社论认为,这次事件双方虽曾一度展开谈判,最终仍以冲突收场。国际原则是不向恐怖主义让步,普京作风更加不会妥协,最令全球哀悼的是事件导致罕有的大规模死伤。莫斯科和车臣的关系继续恶劣,车臣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俄罗斯人民也要在恐怖主义阴影下生活,实在是两地平民极大的不幸。

相关新闻
布什承认反恐战争无法取胜
美国共和党全代会政纲提到保卫台湾
澳洲购买欧洲重型直升机 汰换美制黑鹰中队
俄空难事件向普京敲响警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