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汉:悼赵紫阳──他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王青汉

标签:

【大纪元1月24日讯】1月17日中午,打开电脑,看到了赵紫阳同志去世的消息,只有几句话,短短几十个字。我想看看详细些的报导,但各个网站除了一模一样这几十个字的消息之外,再没有任何相关报导,到一些论坛上去,倒是见到了几条悼念的短文,但行文是遮遮掩掩的,非常隐晦,除了35岁以上的人能够明白说的什么意思之外,年轻些的人一定不会知道指的是谁。在另一家论坛上,有位网友简短地写了几句悼念的话,版主告诫想跟贴的人,因为大家都理解的原因,跟贴只能保留一个字,其余的文字都要被删除。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个贴子后面跟满了一长串“哭”、“泣”、“泪”、“哀”、“悼”、“悲”、“痛”、“冤”等字,跟贴数量足有百个以上。但时间不长,到下午时分,所有论坛上有关的贴子,不论是意思明显的,还是含意隐晦的,通通都不见了。到了晚上,在各论坛上,意思明显的贴子完全见不到了,隐约点的在贴出后往往不到几分钟也都被删了。我注意收看电视新闻,居然连新华社公开发的那几十字的消息也没有播报,好像完全没有这回事,这几天我一直注意相关的信息,但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完全见不到相关的信息了,好像世上根本没有存在过曾经当过七八年共和国的总理,二年多党的总书记的这个人一样。这几天,时时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凉从我心中拥出,眼睛发潮,胸口堵的厉害。不是有人讲要以德治国、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吗?现在在位的和已退的各位领导,当年都是他的下属,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人伦道德中,是非常看重上下级情谊的,当年他在位的时候,很多人在他面前一脸的谄媚,奉承唯恐不足,巴结唯恐不周。可他一旦去职,立刻便门可罗雀,十多年来,没听到过有谁去看望过他,现在他走了,也不见有谁去悼念他,老百姓们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来表达一下对他的哀悼之情,竟然也要被删除。我不知道是谁,究竟生着怎样的一付铁石心肠,怎么竟然能如此绝情寡义。不是说要建设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吗?难道如此的冷漠、如此的不合人间情理就是有人所要的文明、和谐?

当年,紫阳同志的不同意见,都是在党的会议上提出来的,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有不同意见才能使决策慎重周到,才能起防错作用,建国以后我们国家的许多重大失误不都是由于一言堂,容不得不同意见造成的吗?

华国锋下台之后受到的对待是文明的,他可以自由去各处走走,在公众视野中时不时也会露露面,让人感到温馨。我原以为紫阳同志至少也会享有类似华国锋的待遇,因为比起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更大,人们不会忘记七十年代末,四川“要吃粮,找紫阳”的民谣;不会忘记他当总理的那几年正是中国农村最好的时期;不会忘记由他主持起草的倡导政治体制改革的十三大报告;更不会忘记广场上那催人泪下的一幕……然而,十六年来,他从公众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任何传媒上都再也见不到他的名字。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充分肯定他在任时的功绩,我以为他该会得到一种正常的对待了,但在媒体上仍然见不到他的名字。与他一同下台的胡启立同志复出后,我想对紫阳同志也该会有类似的适当安排,仍然是没有。小平同志逝世,作为他当年的左膀右臂,我想至少会让他参加追悼会,但还是没有。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英方参加典礼人员中有撒切尔夫人,如果中方人员中也有当年同她一起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赵紫阳,该是让人感到多么温馨、多么大气量的画面呀,可是不仅让人遗憾地没看到这幅画面,反而在所有回顾香港回归历程的电视、图片、文字中,都刻意删除了赵的形象和名字,鼠肚鸡肠和虚弱实在到了可笑的程度。这几年,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成就的专题节目在电视上播了无数,但从来见不到赵紫阳三个字,似乎他从来没有存在过,难道有人就真的权令智昏狂妄到以为历史是可以随意篡改和抹煞的么?就算在有形的历史资料中能够做到,可人心中的历史呢,难道也能被篡改和抹掉?人心之中有杆秤,人们是会记住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功绩,会为这位真正有良知爱人民的伟人和英雄在心中立下丰碑的,他会在人心中真正永垂不朽!

陕西 王青汉 2005年1月20日

这篇短文在国内的媒体和网络上无法发表,只好发到境外网站,希望紫阳同志的家人能够看到,让他们知道人心并不都是冷漠无情的,在他们痛失亲人的这个时刻,有人和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来日方长,请他们保重!

另外,好不容易上到境外网站,这才看到了很多的相关信息,看到紫阳同志病重时田纪云、李锐、曾庆红等同志曾去探望,他去世后万里、叶选平、胡耀邦家人、胡绩伟,朱镕基等同志表示了哀悼,我为这些人身上保有的人情味而感动!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