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中亚之行涉中美能源博弈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0月14日讯】(亚洲时报 方德豪撰文) 美国国务卿赖斯近日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开始了她访问吉尔吉斯、塔吉克、哈萨克和阿富汗的中亚四国之行。赖斯此行表面上看跟中国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正好相反。分析人士认为,赖斯这次出访的任务,主要是为了巩固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而能源问题,正是华府要加强在中亚战略部署的关键。

要了解赖斯中亚之行的底蕴,必须先说明一些有关中国开拓能源的近况。2004年5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哈萨克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签订了协定,中哈两国正式连袂启动中哈石油管道建设专案。中国和哈萨克两国的共同规划,共同投资30亿美元的中哈石油管道将于今年年底全线贯通,预计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它西起哈萨克里海沿岸的阿特劳,东到中国新疆的独山子石化公司的石油管道,管道全长3000多公里。

据中国专家指出,铺设中哈石油管道对中国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中哈石油管道被视为是“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战略构想的主要部分,目标是把修建的中哈管道与待修的哈伊(伊朗)管道串联后,将把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石油供应国与亚洲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南韩连接起来。中国则恰好处在战略枢纽的位置。

分析指出,“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此一战略构想一旦成真,亚洲地的地缘政治生态势将发生重大影响。其中一个现在看似不可能,但美国十分关注的情况是,中亚到东亚的能源管道一旦建成,中日韩三国在石油问题上利益渐趋一致,则日韩对美国的离心力一定大增。以后在能源问题上,日韩可能会更重视中国因素,美国对日韩的影响力有可能给削弱。

上述的说法看似危言耸听,但中国却是真的采取步骤向这目标进发。9月12日,哈萨克石油公司(下称哈石油)正式宣布,将于10月18日举行股东大会,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的收购事宜进行表决。姑勿论上述阴谋论是否属实,赖斯在这次重要表决之前数天到访中亚,自然会引起关注。

从赖斯此行的言论,可见看出她是一个城府甚深的政治人物。赖斯在公开场合的发言,每每十分得体,各方面都会觉得十分中听。举个例说,赖斯在中亚之行首站吉尔吉斯就公开表明,“美国无需在中亚建立新的军事基地”,连新华网的报道也将之作为标题。

赖斯的外交辞令,中国方面听起来固然觉得十分舒服,但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赖斯在吉尔吉斯所实质上产生的效果,其实对中国却颇有影响。

于2001 年“9·11”袭击之后,美国在吉尔吉斯曼纳斯甘西设立空军基地,这是美军在中亚5国最大的军事基地,可容纳大约3000名军人和停放各种战斗机、运输机和加油机等,目前驻扎着大约1000名美国、西班牙和法国军队。据塔吉克新闻处负责人透露,塔吉克政府不会与赖斯讨论撤离美国驻塔菌丝基地问题。赖斯对美军继续留驻中亚,也有一个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现有(美国)驻军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帮助中亚新生的民主国家保护它们的民主制度。”

俄罗斯《新闻时代报》今年3月曾引述前苏联对外情报局局长、69岁的退役中将谢巴尔申指出,美国借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之名,发动侵略战争,真实意图是“推行全球独霸战略,夺取中东和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遏制中国”。

《人民日报》今年5月28日刊登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对该区的政策正快速演变为集中于枪支和石油的策略:用枪支来保护当地政权,对付激进分子,并作为攻击阿富汗的台阶。枪支当然也可保护石油,美国政府希望借着区内的石油,减少西方对波斯湾地区石油的依赖,同时带领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走出赤贫,寄望稳定会随着繁荣而来。”

该文又特别点名美国雪佛龙(Chevron)石油公司,并形容该公司为美国的“开路先锋”。《人民日报》文章认为:1993年,雪佛兰买入哈萨克斯坦巨大的田吉兹油田的股份,估计该处蕴藏了60亿至90亿桶石油。今年较早时,雪佛龙也曾在优尼科的收购战中击败中国的中海油。顺带一提,赖斯曾担任过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球需求下修不大 国际油价续涨
财经简讯
IEA促炼油厂火力全开 纽约原油盘后交易续涨
能源总署:石油市场与美国经济在风灾后复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