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雪山隧道国际水准 台湾驾驶习惯令人忧心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声肇台北十日电)日本隧道工程专家太田义和今天说,雪山隧道和周边国道设施的建造绝对达到世界水准,但他从九弯十八拐老路回到台北,“坦白”告诉中央社,“我担心使用人是不是也国际水准?”



太田和近百名参加长隧道研讨会的各国工程专家参观完雪山隧道和国道五号南港苏澳段工程,从宜兰回到台北后,不客气地和记者分享他对台湾驾驶的观感。

在危险的北宜公路,四辆载着这些外国工程界人士的小巴士,时常碰到右边超车的惊险情况;来到新生南路会场,太田看着手表,说阴天下午四点半,街上的车辆百分之八十以上没有开灯。

“天暗下来,打开车前灯,几乎不费本钱,但是安全多了。在日本,在欧洲,几乎每辆车白天也开灯,更不用说碰到阴天或雨天,”他说。

他以台湾友人的身份,呼吁大家重视雪山隧道通车前的“软体准备工作”,好让这“东亚骄傲”的高科技隧道,充分发挥“世界级”土木与机电工程的水准。

“我绝对相信你们的工程师和建筑技术是国际水准,但也要坦白告诉你,我很担心使用人的驾驶习惯等,是不是也达国际水准?”

他建议营运单位多演练意外事故的处理,包括停电、车祸、火灾时的器材使用与人员疏散,专业营运人员之外,“使用人”也须熟悉消防器材、紧急电话、逃生门与方向,因为他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汽车乘坐人员没有使用过灭火器。”

这一切,如在日本,他估计至少要经过半年的密集“公关行动”,也就是透过广电及平面媒体,多向民间宣导。

另外,他也建议国工局等政府单位和坪林、宜兰两地的地方政府,合办居民认识这段国道及其间隧道的活动,跑马拉松也好,短路跑也好,让当地居民对这国造国营的交通设施产生亲切感。

这位跑遍世界各地参加国际隧道协会会议的日本专家,和也深入世界各地隧道实际采访的国际隧道杂志资深编辑瓦莉丝(Shani Wallis)的看法不谋而合。

参观完雪山隧道161KV变电站和一号通风中继站后,瓦莉丝针对工程的进度表示,年底全面开放通车绝无可行性,相关营运软体的装设,和营运人以及使用人“训练”完成,二零零六年中开放民间通车“比较切实。”

参加过多次国际隧道会议的太田对台湾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表现“极感满意”,盛赞主办的中华台北隧道协会和国工局工作人员敬业又高效率。

“他们连投影机、影印机都毫无差错,论文的印刷和会议资料分发也丝毫不爽,这点连欧洲国家都比不上,还有,收费也极合理,”他说。“顺便一提,准备的餐点也棒极了。”

无独有偶,住在伦敦但常全球各地跑的瓦莉丝女士 对今天中午礁溪餐厅“特制”的石头虾的创意和味道,赞誉不已,连呼“美味极了。”endite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