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储蓄率还能维持多久﹖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讯】

在线观看 下载观看

伍凡:各位观众好,现在是独立评论时间。最近,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出现了不多不佳的评论。包括各种国际上的评级活动。今天,我和草庵就谈谈中国的高储蓄率还能维持多久。

草庵:高储蓄率是中国的一个典型特征。中国金融稳定是有三道防火墙,第一道,对内垄断;第二道,对外隔离;第三道,高储蓄率。有这三道防火墙,什么问题都不怕,所有人存钱都存到四大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也没有什么区别,所有每年的存差都特别高,第二,对外隔离,人民币不可兑换,这是个很有效的防火墙。外资银行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这道防火墙就保证着中国能够比较准确地知道外国人手里有多少人民币,因为银行不能通过国际银行来拆借,那么就没多少人民币,中国怕就怕你经营人民币业务,那这中间每天变化很快的,因为我经营人民币业务,我手里需要人民币,我也可能今天放一张单子去我今天需要钱向你拆借,完全正常,而现在海外银行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撑死能够拿到的人民币,包括在香港,东南亚地区不完全合法流出去的人民币现钞,包括外资的企业的利润,能够持有的人民币总量折合成美金,不超过 1500 亿,但是我们的外汇储备有8000 亿,1500 亿来攻击中国的汇率系统,通过大量操作人民币来搞垮中国的汇率体系是根本做不到的,但是一开放银行业务就完全不同了,你就不知道它手里有多少人民币,它只有人民币才能做人民币业务。

伍凡:中国经济的第三道防火墙就是高储蓄率。金融案件之所以不暴露是因为大量的资金流入了银行,只要有钱进来,银行的资金链就不会断竭,所以拆东墙补西壁就有条件了。那么现在的第三道防火墙高储蓄率还能持续多久?首先,我们知道中国储蓄率确实很高,但是我们要研究它是否会一直高下去,一直 40% 。而出现高储蓄率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具体的是消费习惯,这里有个概念叫第一代效应,今天我们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解释,来预测和计算中国的高储蓄率有持续多久。这是中国的储蓄率,高储蓄率的重要性:因为高储蓄,人们可以投资,高储蓄率还能保证金融系统稳定。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钱进来,我不管有多少不良贷款,有多少窟窿都不怕,那么下面就会有很多问题。中国能不能持续地保证高储蓄率?如果不是这个情况,那么什么时候中国的储蓄率要开始下降?

草庵:人们都知道在储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统一对立的矛盾,高速增长若干年之后储蓄率必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提高使人们能储蓄得更多,另外一方面人们多提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有可能降低储蓄率,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激励生产积极性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必然降低储蓄率,很多人就这个问题做了研究,现在从这个数字,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四小龙从穷到富起飞,四小龙保持高储蓄率多少年? 20 到 30 年。这个还不能比较准确地来告诉我们,但是当大众高消费社会的时候消费会增加的比较快,而储蓄率就开始逐步下降,那么这是给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暗示,即大众高消费阶段储蓄率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而起飞就是储蓄率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趋于成熟就是人均收入和储蓄率不相关,人均收入增加,储蓄率始终在 30% 到 40% 之间徘徊,而中国就处于这种状态.

伍凡: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的数据,先上升,到了 71 年左右达到 30 ,这个阶段就是起飞阶段,在 30 上面挣扎,这个阶段是趋于成熟阶段,经济每年都有变化,但是他始终在这,起码和人均 GDP 的变化没关,人均 GDP 还在增加,人均收入增加的速度和消费增加的速度是一样的,它就保证了储蓄率一样, 90 年左右开始下降,趋于成熟完成了,再增加储蓄率就要下降了,为什么?那么综合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研究影响储蓄率变化的因素,一是居民收入增长率,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人收入低或者没有收入,他们预期在未来有较高的收入,因此年轻人储蓄比较少,居民储蓄主要来自 16 到 60 岁的人群,老年人不仅不能提供储蓄,还取出以往的储蓄以供退休消费,如果老年人在人口的比例上升,储蓄率将下降,所以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中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三,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改变储蓄率,短期内,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有可能使居民推迟消费而增加资本项目,所以有抖动,这主要和通货膨胀率有关,第四,利率对储蓄有双方面的影响,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储户对未来收益的期待,但是对于未来财富的乐观估计又可能提高当前的消费。第五,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两方面的影响,高通货膨胀率使得物价上涨居民财富贬值,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激励他们增加储蓄,同时高通货膨胀率使投资的未来更不确定,从而降低储蓄。

草庵:人们在消费上保持着巨大的惯性,一个人成年了他的消费的惯性是相当大的,他不会突然之间就改变他的生活习性,从 16 到 60 岁年龄段的居民是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也是主要的储蓄者,经济起飞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绝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购买力有限,习惯于比较简朴的生活,随着经济起飞,他们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收入也逐渐增加,刚刚摆脱贫穷的人对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非常满足,即使他们的收入能够支撑较高的生活水平,惯性使得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消费习惯,也就是说他拿他收入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消费,大部分居民脑海中对于昔日贫穷的记忆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增加储蓄,所以中国人就特别愿意存钱,以防止再度跌入贫困。在刚刚开始经济起飞的国家中,服务业欠缺发达,尚且不能提供高档次,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有助于在社会上保持简朴的风气,可是人们并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重复他们当年的艰苦日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有能力为下一代提供比较舒适的生活,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习惯与长辈迥然不同,自己吃苦不愿让下一代吃苦,所以年轻人可支配的资金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开放,大量外国商品和消费方式传入境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消费班底促使新一代存在着高消费倾向,日本的,韩国的,台湾的,香港的统计资料表明,年轻一代的消费要比老一代高的多。

伍凡:根据资料显示,台湾,和韩国的情况是,储蓄率从百分之四十降到百分之三十用了二十年,刚好是一代人,一代人以后,年轻人就跑到中间挣钱储蓄的队伍当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并不是突然之间变,而是一年一年逐渐在变,等到 20 年之后你就发现,爹跟儿子的差距,爹是储蓄 40% ,儿子是储蓄 20% 。台湾就分两个阶段,从 1970 到 1989 ,不相关,从 90 到以后就相关了,台湾的数字按照我们的一算是验证了我们的假设,韩国也是这个样子,一段相关,一段不相关,很多人对这些问题做了解释,基本上认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储蓄率是相当平稳的,因为人们从穷到富才出现这么一个过程,社会储蓄率才出现上升,稳定,下降这个过程。

草庵:中国现在要找出来哪一年的数据是正相关的,哪一年开始就不相关,根据我对 81 年到 2001 年数据分析,从 87 年以后就不相关了,所以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987 年以前是正相关,到了 87 年以后就不相关了,所以 87 年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点,知道今天仍然不相关,高储蓄率仍然在 40% 左右徘徊,那么这种回归就是说如果中国的文化北京和韩国台湾差不多,高储蓄率能维持 20 到 25 年,那么什么时候中国的储蓄率会下降呢?根据这样的分析,大概就是 2012 到 2015 年,到 2012 之后我们可就要一定出现负相关了,那么基本的论述就是回家看看你们家的孩子,他的储蓄行为跟你有什么差别,这个差别大概就是 0.4 和 0.25 的区别,来迟与来早都一定要来的,真正能为社会提供高储蓄率的就是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代人。因此,我们得出一个警戒,就是不要以为高储蓄率可以在中国始终存在,世界各国都有规律,就是在第二代人逐步占据劳动者的主体的时候,中国的高储蓄率就结束了,而这个时间很可能在 2012 到 2015 年期间发生,

伍凡:这样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最多也就是维持到2015年.但我有个问题,中国和台湾,韩国有个极大的不同,台湾和韩国基本上是均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不是很严重,但中国目前并不相同.10% 的人就拥有 80% 的存款.这种情况会步会影响整个储蓄局面?

草庵:2006 年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必然导致资金分流,无论什么人如果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在北京开一个点,你会不会把你存款当中的一部分存到花旗或汇丰去?当然会。 10% 的人都住在那?基本上全住在大城市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哪有穷人住到乡下去的?这些人如果要转移的话,我有一个估计,只要这些人把他们的存款转移一点点,就是超过了 10% ,只要有 10% 的存款从现在的中国银行体系分流到外资银行,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存差就没了.中国银行之所以生存是有巨大的存差,每年存进银行的钱比贷出去的多,而总资产一年一年丧生,银行在逐渐的增大,越来越富有,如果银行的资产在下降,那么这印证了四个字叫水落石出,这个时候再想象现在这样拆东墙补西壁,就面临着资金来源的枯竭,资金链就断了,目前中国出现的几个大案都是银行,被盗的金额都是几十亿美元,现在为什么有些蛀虫不逃呢?因为有大量的钱进来,他进来的多出去的少就能补,等到进来的不够这案犯就要暴了,如果这个估计是正确的话那么现在到 2006年12月底将是金融大案的高发期,该逃的必须要逃,而他一逃,这个账面上的窟窿就出来了,并不是说现在钱还在,现在钱早已不在了,是个窟窿,不过窟窿得在,这个预测有待检验,但是我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我敢说在中国有相当多的金融案犯弄虚作假,并有可能提前引爆中国经济崩溃。

伍凡:最近有个案例,中国有个亿万富豪袁宝景,他在国内公开的财富是66亿人民币,最近因为杀人被判处死刑,结果暴露出他仅仅在海外的一家石油公司的财产就高达近500亿人民币,另外还有在美国,瑞士等地的财产和投资,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银行系统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制,漏洞非常多.哈尔滨的高山,小小的一个银行支行,偷走十几个亿,中国政府压根不知道,现在这些案犯逃得无影无踪,十几个亿,那个东西要拿人民币现钞,一个小面包车都装不下,他个小支行,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呢?他不是一天偷的,是今天偷一百万,明天偷一百万,就这么着在偷也得很长时间才能偷出个 10 几亿啊!从黑龙江到吉林再到大连,太原一偷就是 12 个亿,广东诈骗 14 个亿.这就充分反映出了中国银行问题的严重性.

草庵:确实如此,我之所以推测中国无法长期维持高储蓄率,银行也将在近期出现大量的贪污大案,案件全是根据国际数据和国内的数据进行,也许大家认为我是危言耸听,但我觉得,中国的金融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他的严重性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如果早,在2007年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最迟在2015年就会引发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产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更有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崩溃,社会问题也会产生.

伍凡:中国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这点在国际社会中,很多有识之士都已经从各个角度上,不同程度上谈了.今天,我们的时间就要到了.谢谢各位的收看,再见.

草庵:再见.(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研究扩大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范围
中国央行报告显示 四大国有银行最无竞争力
外银认为中国地产泡沫严重 审慎放贷
港研究建立人民币结算平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