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原:欧盟与美国在“解除对中武禁”的战略角力

姚中原

标签: ,

【大纪元12月2日讯】
壹、前言

中共于今年三月通过反分裂法后,仍积极透过外交游说欧盟解除对其武器禁运。目前欧盟轮值主席国正为英国,由于与美国关系良好且重视人权自由,因此判断英任期内不会解除中共武禁,惟明年担任主席国的奥地利及芬兰,民主化程度虽高,但因为国家较小,可能受到大国关说和国际因素影响,对中共武器禁运政策恐有所改变。其实,欧盟拟解除中共武禁,不只是经济利益考量,背后更涉及到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对抗。

贰、对中武禁政策的由来与发展

一九八九年北京爆发天安门事件,欧盟与美国就以严重迫害人权为由对中共作出禁止军售决议,导致中共武器来源局限于俄罗斯、乌克兰及以色列等少数国家。

一九九○年代中期后,英国、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国开始调整对中共军售禁令的措施,逐渐增加对中共销售军民两用或非致命性武器与科技,包括防卫性的电子系统及直升机科技等。一九九○年代末期,中共积极推展外交游说以解除欧盟的军售禁令。二○○三年十月,中共首度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要求欧盟应尽早解除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运,以扫除双边防卫工业与科技进一步合作关系的障碍。

二○○四年一月,欧盟外长会议第一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讨论解除中共武器禁运的可能性,此项发展系受到中共近年来军事现代化对高科技的需求,以及欧盟与中共关系进展日益密切的影响。二○○四年十月,法国总统席哈克访问中国大陆,公开宣称:“军售禁令应到解除时机”。二○○四年十二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七届“欧盟─中国高峰会”会后的联合声明中,欧盟再表达“将持续朝向致力解除对中国军售禁令迈进之政治意愿”,除此之外,欧盟国家中的大国领导人,如法国总统席哈克及德国总理施若德均表示,武器禁运政策是过时的,因为中共人权纪录已有改善,而且解禁后欧盟国家武器出口仍将受“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的管制。由于在以法国、德国为首的欧洲大国积极运作下,武器禁运政策有解除的趋势。

二○○五年二月,美国总统布希访问欧洲,在参加欧盟领袖高峰会时,针对欧盟计划解除中共武器禁运问题提出警告,认为此举可能激化台海情势,并将造成中共与台湾双方均势的失衡。二○○五年三月,因中共执意通过内含“非和平方式”条款的“反分裂国家法”威吓台湾。对于中共此项升高台海紧张的举动,除造成美、日等国反对及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外,最后也迫使欧盟决议暂缓原定于二○○五年六月以前对中解除武禁的计划。当然,上述情势变化,对中共新领导人胡锦涛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外交上的挫败,也因此牵动后来中共积极透过邀请台湾主要反对党领导人、企业家、社会部门及立法委员等人访中的策略,以扭转“反分裂国家法”是一种“和平法”的性质,重新博取国际社会的好感外,并企图影响欧盟尽速解除对其武器禁运。

参、欧盟解禁着眼全球战略权力平衡

欧盟与美国在“是否解除中共武器禁运政策”一直有重大岐见,实由于双方在全球战略考量和亚太政策观点不同所致。欧盟大部分国家所以计划解除中共武器禁运,除希望加强与中共的合作关系,以便在全球扮演更积极角色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抗衡美国的“单极霸权”,因为欧盟对美国主宰国际事务和亚太秩序的独裁作风,一直就不满并希望对其有所制衡。除此,欧盟国家的亚太政策较重视经贸利益,对亚太安全议题或东北亚问题大都是以“软性力量”来处理,但强度和力道有限,至于区域内的台海问题,并非欧盟国家关注焦点。此外,欧盟国家十分赞赏中共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扮演负责任大国的表现,同时也肯定近年来中共为稳定亚太和世界经济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大陆终将成为世界大国地位和具有潜在巨大市场的能力,不敢忽视。

根据二○○四年资料显示,中共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额已达一千七百多亿美元,中共不但是欧盟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欧盟在全球贸易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未来双方会有更多的贸易协定和经济交流。欧盟大部分国家同意解除中共武器禁运,普遍态度认为亚太安全维护不应限于军事方面,也可透过外交、经济手段促进。换言之,欧盟各国已有把中共的人权与贸易分开处理的趋势,此由最讲究人权传统的国家捷克来说,其总统克劳斯于二○○四年四月捷克加入欧盟前赶赴中国大陆访问,寻求商机一事,即可证明。

简言之,欧盟与中共近十年来,双方关系发展十分快速,今年是欧盟与中共建交的第三十周年,双方除已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外,更发展出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此从中共今年确定参与欧盟的两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即“伽利略全球卫星计划”与“国际热核实验炉计划”,就可显示双方在安全防卫领域合作已迈向新局面。因为不论从全球战略角度或政治利益分析,欧盟均体认到未来只有与中共建立更紧密关系,才能使欧盟与美国同样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肆、美国反对解禁基于全球霸权考量

美国反对欧盟解除中共武器禁运,除不希望中共因而获得更多的高科技武器,使整体军力提升进而威胁到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利益外,也不愿见到台海间两岸军力有失衡现象。换言之,美国虽在全球反恐、北韩核武及伊拉克议题上与中共密切联手,双方维持“合作、坦诚与建设性”的关系,但面对“中国崛起”在全球政军经的影响力日增,美国仍不敢轻忽大意,视中共为未来潜在的敌人,对其进行战略围堵与制约。

美国深知欧盟若解除中共的武器禁运,中共将从欧盟国家获得高科技武器与先进军工技术,对整体军力的提升将产生加乘效果。尤其解禁后中共将能获得新型柴油发动机、光纤导引飞弹、涡扇、涡轮发动机、卫星定位系统及高解析度卫星显像系统等关键技术,分别运用於潜舰、坦克、飞弹及高性能战机上,将对亚太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此由美国今年七月所公布的“中国军力年度评估报告”和日本八月公布的二○○五年版“防卫白皮书”,重点都在强调中共军力扩张已威胁亚太国家安全,以及去年年底中共核子潜艇入侵日本领海的事件等,就可说明。

此外,二○○五年八月十八至二十五日,在俄罗斯的海参崴与中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所举行为期八天共分三个阶段的中俄实兵联合演习,也让美国感觉到未来“中俄联手”与“美日同盟”战略对抗的态势已逐渐成型。尤其目前仍为“非民主国家”的中共,已由俄罗斯获得许多高科技的武器,如果再能从欧盟国家采购更先进的国防装备,来加强武器品质和军事投射能力,将对美国“亚太霸主”的地位有所威胁,此是美国不乐意见到之事。

因此,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共,欧盟却一直拟解除对其武器禁运,美国当然不满,不只忧虑中共持续增加的经济实力会助长其军事力量扩张,进而与美国相抗衡,且会破坏亚太地区稳定,并也会改变台湾与中国大陆目前平衡的关系。

伍、结语

美国与欧盟所以会在“对中武禁政策”战略对抗,缘于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直接战略及安全利益,假如欧盟对中共解除军售禁令,将使驻亚太的美军陷入险境,毕竟是美国协助防卫亚太地区,而不是欧洲。至于欧盟因与中共分处欧、亚大陆,双方距离遥远,不会有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因此欧洲国家较重视经贸利益,着眼于中共军售市场的庞大商机。

换言之,美国因实行单极霸权主义,在处理亚太事务系从“军事安全”角度考量,希望藉禁止军售高科技武器来围堵中共。欧洲国家处理亚太事务则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切入,希望藉软性力量与中共交往并将其融入国际社会,此因欧盟国家对美国的独霸全球也存有戒心,希望建立多极化的世界。

虽然今年三月,中共通过反分裂法后,令美国的布希总统及国会参众两院,更有理由对欧盟欲解除中共武器禁运一事,提出严重警告,即欧盟如决定解禁,美国不排除采取限制贸易与军事交流作为报复。在面对“美国强势施压”及对“中共通过反裂法威吓台湾”和“允许中共取得高科技设备的风险”有更深入了解后,虽使得部分欧盟国家改变政策,但其实欧盟大国如法国、德国等仍不为所动,认为解禁政策只是暂时担搁,未来“势在必行”。

看来,美国与欧盟在全球战略考量的差异与解除武禁态度的迥异,如无满意解决方案,二○○六年初轮值主席国交接之时,将是美国与欧盟的正式决战与分裂点。

(作者现任国防部副处长)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美承诺尽快回复欧盟秘密转运恐怖嫌犯问题
伊朗外长:两周内与欧盟恢复核子会谈
英外相函华府  要求说明美使用欧机场运嫌犯
外交官:欧盟伊朗恢复谈判时间可能较预期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