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游锡堃:党政合议、集体决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专访

民进党主席参选人游锡堃昨日明确指出,党主席的头家是党员,不是阿扁,总统只是很重要的一个党员;要解决当前党政各行其是,今后必须走“党政合议、集体决策”模式,才能共同负责,而不是事后强迫背书。

游说明,做为一九八六年创党时的大会主席与组党幕后策划,在党最艰困的此时,基于对党的使命与情感,有责任出来承担,这个决定与总统无关,他事前既无命令,更无鼓励,只有在已决定的事后给予祝福。何况党不是总统的附庸,有其主体性。

头家是党员 并非阿扁

游认为,他不论在省议会铁三角或戒严时代,都敢与国民党冲撞,“现在又怎么可能会怕阿扁?”他只是忠于自己的职务,所谓“周公恐惧流言至、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此时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游举例,李前总统若只当到副总统,历史会以为他是个没有声音的人,听命蒋经国与国民党,但是他做到总统,开始积极推动民主化,下任后又转换角色成为推动制宪正名的教父,可见不同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游因此强调,当宜兰县长时,他的老板是县民,做府秘书长时,他的老板是总统,未来如果有机会选上党主席,“我的老板就是党员,不是阿扁”。

参选是为追求权位?游说明,如果在意权位,应该留任秘书长,比照五院院长待遇,又有官邸,出外可以代表总统,这些党主席都没有,薪水也只剩一半。

针对党政关系,游认为,民进党不可能以党领政,也不是附属品,应该在这两个极端中间寻找定位;三合一选举后,大家发现党没有新的价值注入,更失去政策论述能力,“党政各行其是,动辄反弹、内讧或强迫背书”,这些缺失必须改正,才能团结再出发。

游指出,党今后应该参与政府的施政期程表规划,对政策轻重缓急也要有所主张,成为政府与民意间的黏着剂;选举时党要提出竞选纲领,统一政见,彰显施政目标,也凝聚共识。目前党的政策部门资源不够,需要立即补强。

他表示,民进党过去的精神是合议制,执政后一度有九人小组,之后扁认为这不够,因此党政同步兼任党主席,在他不兼后,这次选举又暴露党政无法共同步调的缺点,未来应该回到“党政合议、集体决策”,重要政策须府院党事前协调产生,经共同参与,以共同承担责任。

党揆要发挥决策影响力

游说明,这八个字的内涵有三,就是集体行动、重大决策先有共识、使各自扮演适当角色。未来的党主席不可能超越总统的行政权,但必须代表党发挥决策影响力,因此具有行政历练,对府院党运作有一定了解的人,才具有协调的能力,也才能与在野党协商与竞争,因此他对自己有所期许。

立委选差甭谈二○○八

游也指出,最近他提出清廉、进步、生根三项主张,特别是,媒体现在已经聚焦二○○八,但二○○七的国会改选若选不好,民进党绝对没有二○○八,加上国会失去足够的监督力量,党会溃散,以当前的士气,可以想见单一选区选举必然一败涂地。

因此游表示,新主席上任后第一件事要促进基层全面参选村里长,打破派系生态,好好利用这一年半的时间把组织与声势提振起来,他有信心可以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游锡堃说,最近密集下乡,感受到党员的直接批评,许多出钱出力者的失望与焦虑,有人说民进党的根已经烂掉了,有人建议要多做少说,有人强调要坚持改革与稳健改革,这些都让他觉得这次参选更加任重道远。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