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创近12年新高

标签: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一日电)行政院主计处今天公布衡量营造工程原料价格成本高低的“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其中民国93年因金属制品、木材、水泥及其制品上涨,年增率14.1%,涨幅创近12年新高。

主计处表示,营造工程物价指数主要是衡量营造工程投入材料及劳务价格变化。民国80至93年间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平均年增率3.0%;其中81年受抢建风潮影响,年增率高达15.0%,88年起房屋建筑业景气转趋低迷,连续3年下跌。

91年起营造工程物价指数止跌回升,涨幅逐年扩大,93年涨幅达14.1%,创近12年来新高,主计处表示,主因金属制品类包括钢筋上涨35.7%、木材及其制品类涨16.2%、水泥及其制品类涨14.7%,但93年第4季涨幅已趋缓。

在金属制品类中,其中又以钢筋价格指数在93年年增率高达40.8%,最引人注目。

主计处指出,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可再细分成材料类、及劳务类指标。

在材料类价格指标方面,80至93年平均每年上涨3.9 %,其中以砂石上涨9.5%最多,主因81年政府严格取缔砂石车超载,价格飙涨76.7%所致;此外86年、87年则因河川禁采砂石,货源供给短缺,价格上扬约2成,89、90年因建筑推案减少,需求趋缓,价格走软,近2年又因料源匮乏,价格再次走扬;其次为沥青及其制品类、木材及其制品类,平均涨幅皆为4.6%。

在劳务类价格指标部分,80至93年平均每年上涨1.4 %,远低于材料类3.9%,其中机具设备租金上涨2.5%,主要是81年砂石车超载风波,卡车租金大涨58.8%所致。

其次,工资类平均上涨1.0%,主因81及82年部分地区实施容积率管制,造成业者抢建,用人需求殷切,工资调升,2年累计上涨17.0%,随后又因营造业景气不佳及政府开放引进外劳等影响,工资呈下降走势,直至93年国内景气复苏,营建需求增加,工资止跌回升,上涨1.3%。

主计处表示,民国80年代前期受实施容积率管制影响,营造业者一窝蜂抢建,导致80年代中期房屋供过于求,后期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景气下滑,就业人数由84年100.3万人高峰降至92年70.2万人,93年随景气回升,虽增至73.2万人,但仍较84年高峰减少近3成。

相关新闻
告别高雄 谢长廷:珍重再见
李应元:任政院秘书长是为台湾和北县服务
台农委会:阿里山石桌山区森林火灾获控制
台行政院欢送游揆  台湾水牛变黄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