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酒民营化 外资心醉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本月初,参加“八大官股海外招商”roadshow(法说会 )的台湾烟酒公司,已成为外商投资机构青睐的目标,据了解,多家外资机构已表态,希望能一举拿下台湾烟酒公司在八、9月的IPO(首次公开发行 )所释出的10%官股,由于受到外资机构的肯定与青睐,也让台湾烟酒公司对经营发展更具信心,台湾烟酒公司预计在今年底之前,完成30%的官股释出,并于95年完成民营化。

德意志投资银行(Deutsche Bank )驻台机构主管,日前悄悄拜访台湾烟酒公司,并询问洽商有关IPO释股进度,对此,台湾烟酒公司方面并不愿透露当天会谈内容,但根据外资相关人士指出,德意志银行对本土老字号的台湾烟酒公司,非常有兴趣,此行主要目的除表达高度投资台湾烟酒公司意愿外,并希望能进一步掌握IPO相关流程与内容。根据德意志银行的内部报告指出,台湾烟酒公司获利良好与财务结构健全,相当具有投资价值,更由于德意志银行过去曾投资同样是国营事业转型的南韩人参烟草公司,获利情况相当不错,因此,增加投资此类公司的信心。

其实除德意志银行外,早在3月初“八大官股海外招商”活动中,台湾烟酒公司在纽约和伦敦,已经获得多家外资投资机构与国际基金经理人青睐,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 )、荷银证券(ABN AMRO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花旗集团(CITI-GROUP )、高盛证券(Goldman Sachs )等,均对参与台湾烟酒的释股,表达高度意愿和兴趣。一位知名美系外资机构主管分析,通常一家产业若在该市场占有率超过20%,就已经具有投资价值,像台湾烟酒每项主力产品市占率,均超过20%,旗下台啤去年市占率更高达80%,加上公司财务结构健全、无负债经营,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积极参与投资的原因。

台湾烟酒从烟酒公卖局转型的台湾烟酒公司,目前百分之一百官股仍为财政部持有,原本政府规划今年底完成民营化,但由于94年度国营事业释股收入遭到立法院大幅删减,财政部也决定采取两阶段方式,今年先释股30%,明年再释股21%,其中今年预计的30%释股,分别为IPO释股10%、员工认购6%、全民公开申购14%,目前台湾烟酒股本总计有35亿股。

但由于今年释股收入遭到立法院删减,加上台湾烟酒工会反民营化声浪“有增无减”,外界一般预期,台湾烟酒最快要等到95年,才有机会完成民营化,这难道不会影响外资投资意愿吗?“大家的确对民营化时程感到关切,但却不是关心的焦点。”1位台湾烟酒主管透露,目前征询洽谈的外资机构,例如投资银行、外资券商,这些均属于“财务性”投资人、而非“策略性”投资人,因为财务性投资人对于经营权多不感兴趣,其在乎的是公司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稳健获利。

在外资财务性投资人部分,已经有两家表达希望可单独全数拿下10%IPO释股股份,如此高度的肯定,让台酒充满信心,台湾烟酒未来更不排除透过外资机构在海外发行ADR(海外信托凭证 )。至于策略性投资人部分,也就是烟酒相关产业业者,据了解,日前国际四大烟商之一的帝国烟草公司,曾经当面向台湾烟酒表示,希望可直接购买一座烟厂,来扩大其在亚洲市场的据点,但已遭到财政部与台湾烟酒否决。

台湾烟酒公司副总经理蔡木霖透露:“若只是出售一座烟厂给外资,等于将台湾烟酒的部分资产单独切割出去。”目前民营化方向,仍不改变采取单一公司股票上市释股,因此,未接受帝国烟草这项建议。而财政部同样也不赞成以资产切割做为台湾烟酒民营化的途径,财政部认为,若外资真的有意取得公司经营权,可以等到台湾烟酒上市后,在集中市场慢慢买入股份,但现阶段,政府并无出让烟酒公司经营权给外资的规划。

台湾啤酒商标登陆 朝法律技术面突围

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已经延宕多年的台湾啤酒商标在中国注册问题,目前仍陷入僵局当中,据了解,以“台啤”为名称的商标由于敏感性低,将可望顺利过关,但另一个商标名称“台湾啤酒”,在中国官方的政治考量下,迟迟未能核准,台湾烟酒表示,将朝法律技术面来进行突围。

台啤过去饱受进口中国啤酒威胁与瓜分市场,于是积极拟定反攻中国的市场战略,台湾烟酒董事长黄营杉表示,台啤总共向中国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两个名称的商标注册申请,一个是“台湾啤酒”、另一个是“台啤”,因为这两个名称都有可能被仿冒。

首先“台湾啤酒”商标,堪称是命运坎坷,因为早在1999年1月,就已经向中国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第一次申请,审查结果遭到驳回,理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行政区域名称,政治打压意味浓厚。随即在同年5月申请复查,并检附“台湾啤酒”之名称在美国、欧盟、越南等均有商标注册,而且从1946年起使用至今,已具商标显着性和区别功能,并在国际公开比赛多次获奖。

无奈的是,中国官方仍以同样理由驳回,虽然民国2002年,再度以“台湾啤酒”提出第二次商标申请,黄营杉并亲赴北京向有关单位进行说明,但中国官方以等候审查,延宕至今,换言之,从第一次提出申请至今,已经6年多的时间。

其次的“台啤”商标申请注册,进度就较为乐观,在2001年1月第一次申请,2001年10月复审均遭驳回后,于是在2004年5月,决定向北京第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年9月判决台啤胜诉,认为中国商标评审委员会驳回台啤商标之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尽管中国商标评审委员会不服结果,于2004年10月也同样提请上诉,但台啤认为,“台啤”商标核准通过的机会非常大。

对于台啤商标在中国注册频频遭到官方刁难,黄营杉指出,台啤当然也可以不管商标问题,直接大张旗鼓进军中国啤酒市场,但问题是,一旦打出市场与知名度之后,万一台啤遭到中国不肖商人仿冒,将严重影响获利与品牌形象。“从法律上来看,我们绝对站得住脚”,黄营杉无奈地说,没想到台啤在中国商标注册会遭到这么多阻扰,因此,未来会朝法律技术面,进行重点突破,台啤积极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绝不会因此动摇或改变。

副总经理蔡木霖:台酒将联外西进

记者王孟伦╱专访

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青岛啤酒即将启动新落成的屏东酒厂在本地量产,直接冲击向来标榜“在地尚青”的台湾啤酒,台湾烟酒公司副总经理蔡木霖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早已研拟好不同版本的因应策略,有信心让台啤继续稳坐台湾8成啤酒市场,同时并透露,已经有多家外商啤酒业者与其洽谈,希望能与台湾烟酒进行策略联盟,携手进军中国市场。

负责台湾烟酒公司啤酒事业部门的蔡木霖,从1986年进入台湾烟酒服务,从企划处处长、总稽核至升任副总经理,他更是现任董事长黄营杉在台北大学任教时的得意门生,本月初,蔡木霖代表台湾烟酒参加八大官股海外释股的roadshow,显示黄营杉对蔡木霖能力的器重。

对于台啤去年表现,蔡木霖以一场“成功且风光的战役”来形容,他表示,受到新兴低酒精饮料崛起的影响(例如:调和即饮气泡酒等 ),2003年国内整体啤酒市场呈现下滑,但台啤却不减反增地逆势成长,营收由前年的2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6亿元,市占率更由75.1%拉高到80.1%。在欧、美、日、中等四大进口啤酒围堵瓜分市场下,台啤去年却还能一举囊括市场8成,他分析说,首先是推出以进口啤酒作为诉求对手的“金牌台啤”,将目标锁定被进口啤酒吸引走的顾客群,利用强而有力的行销创意包装,成功拉回原有客层。

尽管如此,过去一向标榜“在地尚青、品质最新鲜”,并借此优势大打进口啤酒的台啤,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因为2002年曾重创台啤的中国青岛啤酒,在南台湾屏东县所成立的啤酒厂,将从今年6月开始量产,未来台啤不再是唯一在地生产的啤酒品牌。“我们将积极备战、而不畏战!”蔡木霖有信心地表示,政府开放中国啤酒来台后,青岛啤酒在2002年拿下9.6%的市场占有率,当年度台啤业绩也滑落至73%。

蔡木霖强调,经过台啤2年来的绝地大反攻,已成功围堵中国啤酒来台抢滩,去年台湾进口的中国啤酒总量,在台湾市占率大幅下滑至4.1%,他估算青岛啤酒的屏东酒厂最大产能,也只能占市场的10%,但面对青岛啤酒来势汹汹,他说:“公司内部早已多次开会,并研拟好许多套因应策略,现在还不知对方会采取那些战略,只等青啤一出招,我们马上见招拆招。”台啤今年有信心可以继续稳住国内8成市场占有率。

蔡木霖也透露,包括海尼根(Heineken )、米勒(MILLER )等多家知名国际啤酒公司,今年3月初的八大官股海外释股赴英国伦敦招商时,就曾与台湾烟酒主管讨论,如何携手进军中国市场的业务合作事宜。

蔡木霖表示,主要是外商进口啤酒认为台啤有成功击败中国啤酒的经验,再加上同文同种、比西方人更了解中国消费型态,至于合作方式,双方还在洽商中,但对方已经提出几项合作模式之建议,包括双方行销通路共用,一起布局中国啤酒市场,或台啤委托欧美啤酒在中国的酒厂生产,或台啤品牌授权OEM让欧美啤酒代工生产,甚至双方也可成立一家新公司。他强调,中国啤酒都已经抢滩台湾,甚至“在地生产化”,台啤当然必须积极反攻中国市场,因此,目前正在积极研拟与外商合作模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通胀数据弱于预期 PPI连续20月紧缩
金价持续走强 黄金增产却日益艰难
房企德信中国遭勒令清盘 股价跌逾6%
专家:房市去库存政策难解中国开发商困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