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杯葛风波 台外交部道歉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台北报导〕非洲使节高雄参访引发的汤杯风波,并非少数国家使节单纯的个人不满,而是非洲所有友邦使节团“集体决定”的联合抗议行为,在外交圈中实属相当罕见的大动作,台外交部并已经展开检讨,希望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外交部发言人吕庆龙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这起事件的细节就诚如自由时报的报导内容,他无需赘述。但他强调台湾是一个自由多元社会,经过外交部解释,大使们也可以接受这是自然的安排,而且是出于善意。

吕庆龙说,外交部为了这件事还表示歉意,大使们随后也完成所有安排的行程,换句话说,这次的“插曲”,并不影响台湾和邦交国的互动以及既有关系。

据了解,上周的参访虽然只有五国大使表达不满,但事实上,我在非洲只有七友邦,扣除布吉纳法索大使沙瓦多哥并未参加这次访问,代表非洲使节团的团长甘比亚大使包柏强则已返国述职约近三个月,其他所有大使均觉得被严重冒犯,于是才有退席抗议之举。

此外,参与此事的五国大使,在被问到相关问题时,也异口同声表示,这是“集体决定”,应该由使节团代表公开发言。

据了解,依国际间外交惯例,除牵涉双边国家利益问题,各国大使才会直接出面与驻在国交涉斡旋,而遇到这类大使本人与驻在国冲突问题,则通常向使节团反映,因此这次事件固然令人不快,但使节们的反应也未超过基本的外交规范。

外交使节团的产生多依照资深制度,也就是派驻该国最久者,即担任使节团团长,使节团又依照地域,再细分非洲使节团、中美洲使节团、加勒比海使节团等。而台湾由于国际处境特殊,担任使节团长职务除必须驻台最久外,还必须是邦交国大使,不能是无邦交国的代表。

据悉,外交部为此也已经展开内部检讨,不过,对于使节当天指责“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解此事的外交资深官员昨日指出,事发后外交部曾经很仔细的比对各方资讯,但包括外交部礼宾司、经贸司以及各地域司主管,都表示之前未接获相关的讯息,就算之前真的发生过,极可能不是外交部安排的行程。

一位对非洲情势相当熟悉的外交官员也认为,将人物与动物并列在图案上,确实容易引起误会,也不妥当,对于民众的无心之过,只好由外交部出面代为道歉。

他认为大家应该“将心比心”,想想过去英国酒商“约翰走路”发行诋毁台湾的广告,以及历次航空公司对台湾旅客差别待遇,我方所表达的强烈不满,就不难理解使节们之怒并不是没有道理。

——————————————————————————–

<新闻透视> 拼外交 小杯子是大学问

记者王平宇特稿

引发使节之怒的汤杯风波,昨日在厂商自愿停产或丢弃后,堪称圆满落幕。不过,看似皆大欢喜的背后,其实外交部更该扪心自问,是危机处理得当?还是只因侥幸遇到善良敦厚的台湾百姓,愿意自我牺牲成全国家利益?

这起风波说小可小,就把它当成一场简便餐会的插曲,但说大也可以很大,毕竟遭遇区域使节集体抗议的风波,许多外交官都说在外交生涯中还是头一遭。

这次发生的问题,根本在于这是不是一件不可避免的错误?有没有行政联系上的懈怠?应作为、可作为而不作为的态度,恐怕才是引发使节不满的关键。高雄县政府在接待过程中,就私下抱怨外交部传来一张宾客名单后,就不闻不问,遑论提供外交专业意见,甚至还在事发后试图掩盖。

更有甚者,汤杯或许只是使节之怒的引爆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怨气的累积这次在汤杯事件上爆发,谁能保证下次不会酿成更大的风波。

去年外交部长陈唐山率领使节游绿岛,绿洲山庄上一幅标示全球各国自由程度的地图,同样引起查德大使的不满,质疑谁定义的自由标准,可以指责查德不够民主?

上次事件就发生在外交部长陈唐山的眼下,显然外交部丝毫没有因此警惕,上紧发条,终于爆发这次的汤杯事件,长此以往,难道非要把邦交国都得罪光才知检讨改进?

“这不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不会冒犯别人”,马拉威大使马洛亚的这句话或许就是这次事件最好的注解。

想想我们在海外,若看到台湾被诋毁的言论、图案、广告是何种心情?大概就不难理解友邦大使的气愤不是不理性的宣泄,不只如此,国人更该生气,到底是谁让无辜的纸杯制造商,背上这莫名的不知之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