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惨剧频传 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5月1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一日电)中国大学生自杀惨剧频传,大学生心理问题己到不容忽视地步。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七日晚间从该校的理科二号楼九层坠楼身亡,而仅仅在半个月前,北大中文系的一名本科生也在同一座楼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中新社报导,网上曾经流传一条帖子,据说是北大中文系那个自杀的女孩生前写的,帖子中写道:“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赵颖指出,“这是典型的忧郁症状”,导致大学生自杀最主要的两种心理疾病,一种是躁狂,另一种是抑郁。躁狂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得抑郁症的人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无法摆脱。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十六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郁、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路及游戏成瘾、物质滥用等。

大陆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郁闷”一词以百分之五十五的得票率高居榜首。大一学生为“现实中的大学与想像中的象牙塔不一样”而郁闷;大二学生为“敏感的校园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内部贫富差距显露的社会不公”而郁闷;大三和大四学生则开始因为“考研、就业与恋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郁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在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迁中,人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许、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发现在实际得到的和期许得到的、自己得到的和他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加上这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以至对生命的放弃。

相关新闻
倪敏然事件 吕秀莲:让死者安息家属喘息
男人忧郁 小心要人命
张锦华:护持生命,请停止炒作自杀新闻!
研究平均一公众人物轻生 自杀率骤升14%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