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高纺品税 港纺织业忧虑成本提高

标签:

【大纪元5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特稿)对于中国当局“出尔反尔”突然大幅调高七十四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引起香港纺织业界和专家高度关注,业界认为,这一举措势将使香港厂商增加成本,削弱香港纺织品竞争力,以及打击同业回流生产的意愿。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十九日“不会对纺织品自我设限”的话言犹在耳,二十日中国财政部却突然向美国及欧洲联盟作出妥协姿态,宣布将自六月一日起提高七十四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使市场有理由相信中国这次加税是为了纾缓欧美近期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事件已使香港多个纺织业组织认为,中国大幅调高纺织品出口关税,势将削弱香港纺织品的价格竞争,导致经济损失。工业总会名誉会长兼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梁君彦估计,此举将对香港厂家增加十多亿港元的额外成本。

梁君彦表示,中国多种纺织品出口关税大幅调高,相信不会出现厂家“大逃亡”迁离中国的情况,但预期将有中小企业选择迁往东南亚投产。

梁君彦认为,增加关税将削弱低增值纺织品的竞争力,同时,部分出口商的订单已接至十月,但新关税在六月一日便实施,出口商可能要承担有关成本,导致经济损失;他预期,在中国的香港厂商可能将部分高增值产品的生产作业回流香港,但亦难免流失部分订单到其他东南亚国家。

香港纺织委员会主席林宣武指出,增加关税将使香港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下降,预期未来两个月海外的订单将会明显减少,继而转移至印度及斯里兰卡等低生产成本地区。他说,欧美与中国的纺织配额问题已提升至政治层面,相信欧美国家未来仍会有进一步实施限制措施。

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会长钟国斌指出,出口关税大幅调高使香港厂商增加成本,忧虑生产线要迁移到第三世界。他说,香港目前约有二万至三万家制衣厂商从事外发加工OPA(在中国制造裁片,运回香港进行主要工序,再输往中国完成制品),但下月提高出口关税后,估计中小企业每月须负担二十万港元出口税,这将打击同业回流生产的意愿。

另外,香港黎姓棉裤生产商对这次的措施感到无奈。他说,下月该厂的出口关税将会由以往的每月十六万港元增加至八十万港元,他担心订单会流失到其他东南亚国家。

对于中国商务部“出尔反尔”,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认为,中国加税并非受到欧美压力,而是希望减轻国际贸易磨擦,并鼓励中国纺织企业提升产品档次,纾缓其他走低价路线的第三世界生产商的压力。

潘永才指出,统计显示,受影响的七十四类纺织品,去年中国出口货值一百九十六亿美元,占中国出口全球的纺织品两成二,因此影响不会太大。这批货经香港转口全球有四十六亿美元,占转口中国纺织品全部货值两成。对香港实质影响仍要看厂家能否转嫁给买家。如果厂商涨价,有可能流失订单至其他生产地,影响香港出口;如果自行承担生产成本,出口不会受影响,但利润则会下跌。

此外,星展银行高级投资策略顾问陈宝明表示,欧美一旦向中国重施配额制,中国政府必须重新规划如何分配厂家配额,而处理配额的行政成本十分高,在权衡利害后,主动对出口纺织品调高税率明显是较权宜的做法。

陈宝明指出,如果中国政府调高出口税率,将导致不少港商将制衣厂迁往其他低成本国家,经香港转口的中国成衣制品将减少;如果港商将生产基地迁回香港,则本地出口将增加。

虽然这次措施势将使在中国设厂的港商成本增加,削弱竞争力,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产品价格低廉,相信提高关税,影响亦不会太大。至于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则说,会将业界意见向中国反映,以及继续争取港商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从而豁免出口税。

综合香港舆论认为,中国大幅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使在中国设厂的香港企业成本大大加重,部分港商有意将生产线迁至东南亚国家,但这也并非绝对安全的选择。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东南亚国家不会受到欧美的贸易限制。事实上,港商既可以利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平台,争取在港外发𫁡什磪[工生产的纺织品免缴出口税;同时,又能够将最后工序搬回香港而不会受到欧美限制进口的压力。这种左右逢源的优势,实宜充分利用,以便在经营纺织品生意方面巩固自己的地盘。

相关新闻
英法领袖同意应遏止中国纺品涌入欧洲
欧盟决定调查中国纺品进口大增问题
美欧与中国贸易三角习题 纺品争端难解
人民币升值对台湾纺品相对有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