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的选战不在7月10日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7日讯】(亚洲时报记者林绮慧6月6日撰文)香港—众所周知已为中国中央政府钦定的曾荫权,近日非常努力地推动竞选工程,积极争取支持之余,更不遗余力地打击挑战者。纵然从所有参数来估量,曾荫权接任香港行政长官一职并无悬念,但他仍然害怕会落败─于6月16日。

按照法律规定的行政长官补选日期是7月10日,但在曾荫权的认知中,要等到那一天经过投票才胜出,其实等如输了。他衡量胜出的唯一标准,是7月10日有没有需要投票。

曾荫权就这一点说得很明白,他在6日公开表示,“我希望得到所有人(796名选举委员会成员)的支持,不是只有部分人的支持,大家知道有提名的程序,提名的程序就是一个初选,我希望在初选中是完全成功。”

为了成为唯一选举候选人自动当选,近日积极争取提名,他此举不是怕自己在投票中得不到多数而落败,而是怕在选举中,传统亲北京人士等会利用此机会投弃权票,令他在不少的弃权票数下当选。

为图无须投票,曾荫权5日批评有挑战者争取提名的行为不道德。有意参选的民主党主席李永达提出“一票两投”概念,呼吁不想行政长官在无对手情况下自动当选的选委会成员,可以只提名他参选,令他能获得最少100个提名,取得参选资格,而在投票时将选票给予其他候选人。

曾荫权5日与部分选委会成员进行闭门会议,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会后引述曾荫权在会中指,“一票两投”是不道德,并表示,“若你们提名的一票肯支持我,便能让李永达早一点脱离痛苦。”

根据《行政长官选举修例》参选人需取得最少100名选委会成员提名,才可成式成为候选人,若截止提名期结束时,只有一名候选人,便不需进行投票选举,而自动当选。

情况一如董建华2002年参加第二任行政长官选举时,共取得714名选委提名,阻止了其他人可能取得足够提名与他参加竞选。这种取得绝大部分选委提名的方法,令原本不记名的选举,变相成为记名投票。

第一届行政长官选举,包括董建华在内共有3名候选人,但北京中央政府在第二届选举中,反而要防止其他人参选,其中一个原因是,有意参选的包括素有“香港良心”之称的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而中联办怕董建华会在不记名选举中落败,所以要为董建华打保票,取得唯一提名。

曾荫权这次不想进行投票选举,不是怕落败,而是怕赢得不漂亮。曾荫权有信心,以传统亲北京人士占主体的796名选委,不会在选举中投票予一直被他们视为“反中乱港分子”的李永达。

但另一方面,在中央政府强力“护航”下,曾荫权亦难以确保,一直对他有意见的传统亲北京人士,不会利用不记名投票机制投下弃权票,来表达对他的不满,令他在当选的同时,只拿个低票数。

传统亲北京人士在选委会中占有很大比例,曾荫权这次行政长官补选中,难免要极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当中,曾荫权跟随中央政府,从16年来的经济成就角度来看六四事件的说法,被不少市民批评,有市民致电电台节目形容曾荫权参选后 “面目狰狞”。

曾荫权一方面要走亲中央政府和左派的路线,另一边又怕做得过火引起中间派的专业团体不满,改为支持李永达。曾荫权5日表示,直至当时为止,仍未取得任何一个社会福利界的提名,显示出曾荫权多少有些担心,怕李永达能在专业团体中突围,取得100个提名,正式成为候选人,需要在7月10日进行选举投票。

因此之故,蒙中央钦点的他也必须切切实实地拉票。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网站6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在6月1至3日的调查中,受访市民认为曾荫权出任行政长官的合适程度评分有77.6,远远抛离其他对手。另外两名有意参选人李永达和詹永达得分都不及格,分别只有39分和29.6分,由此可见在市民心目中,大家都认定曾荫权是下任行政长官适当人选。

这次行政长官补选的选举战场,并非7月10举行的投票选举,而是截止6月16日的提名期,曾荫权所看的成败亦不是当选与否,而是能否取得绝大部分选委支持,如董建华般自动当选。(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曾荫权:香港特首选举工程正式启动
香港政界呼吁曾荫权出席民间论坛回应诉求
曾:很困难有普选时间表
曾荫权参选施政纲领全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