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海峡战役对东亚地缘的启示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8月18日讯】(亚洲时报Ronan Thomas撰文) 编者按:今年不单是中国抗战六十周年纪念,也是日俄对马海峡战役(The Battle of Tsushima)的一百周年。这场一百年前的战役,对今天的东亚局势,其实也颇有启示,且听Ronan Thomas道出个中奥妙。

东亚地区战略在2005年又一次成为决策者、外交官和记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中国开始重新在该地区崛起,并挑战世界经济秩序之际,日本、俄罗斯、朝鲜半岛(南北韩)和美国忙着重新评估它们相关的地缘战略和军事地位。

这种竞赛对历史学家丝毫不陌生。100年前,当日俄战争激烈进行时,20世纪的第一场大海战在朝鲜/日本海峡爆发-1905年5月27-28日对马海峡(Tsushima)战役打响。在这场战役中,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海军上将(Admiral Rozhestventsky)率领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Russian Baltic Fleet)被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Admiral Togo)领导的日本帝国联合舰队摧毁。东乡平八郎改写了这一时期的海军战略。俄日战争最后以日本取得决定性胜利告终,沙皇俄国此后把全副精力转向应付国内与日俱增的革命压力,之后的一代人,再也没有精力放于其在远东的海上野心方面。

所谓此消彼长,日本在接下来的40年里,确立了自己的地区海军信心。1910年日本开始对朝鲜半岛实施殖民统治(没有遭到国际社会反对)。对马海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日本后来的战略思想,走上了企图控制亚洲的道路:1937年全面入侵中国,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Pearl Harbor)。

甚至到今天,这场战役的真相仍然令人叹为观止。由40艘新旧战舰和其他船只拼凑而成的俄国舰队航行1.8万海里从波罗的海长途跋涉到达朝鲜/日本海峡作战,后勤补给不足、士气低落、海上维修不充分,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俄国在自己的太平洋舰队于1904年8月在山东(黄海)被日本彻底打败之后,开始这场危险的战役,希望借此进行最后一搏。作为俄国海军仅存的家底,这支舰队是打败日本的最后一线希望。由于陆地失守,俄军领导人希望通过取得海上胜利扭转败局。结果证明,俄国的战舰和船员的作战能力都不够好:俄国海军领导层指挥不当,而且战术低劣。

俄国舰队在开赴远东作战过程中还上演了一出闹剧,时至今日,俄罗斯仍羞于提起。在奔赴太平洋的途中,俄国舰队误认为多格海滩(Dogger Bank)附近的英国渔船是日本鱼雷艇,对其进行炮轰,结果炸死3个渔民。后来,舰队内部又彼此开火。而且,罗泽德斯特凡斯基不是英国的霍拉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勋爵:同僚骂他顽固、独裁,然而最要命的是优柔寡断。罗泽德斯特凡斯基乘坐肯雅•苏瓦洛夫号(Kniaz Suvarov)旗舰下令19艘长满藤壶的战舰、装甲巡洋舰和其他船只与由31艘训练有素、航行速度是俄国舰队两倍的军舰(例如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乘坐的、英国维克斯公司-Vickers & Sons 生产的三笠号-Mikasa旗舰)组成的日本舰队交战。两国舰队于1905年5月27日早晨在朝鲜/日本海峡正东的对马岛和正北的壹岐岛(Iki Island)会战。

从战役第一炮打响起,日本舰队就表现出战术优势: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布阵有序,而且东乡平八郎正确指挥舰队并利用俄国舰队的错误进行攻防。在关键时刻,他下令舰队突破敌方防线,集中最大火力攻击。他两次采用这种策略,在夜间袭击中,他的舰队让俄国舰队付出了沉重代价。在6000-1.2万码范围内,21艘船只被击沉,13艘被俘或丧失作战能力,双方伤亡人数合计约1.1万。

俄国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失去4艘曾经引以为傲的战舰,它们分别是肯雅•苏瓦洛夫号旗舰(罗泽德斯特凡斯基在身负重伤之后被转移到Bedovyi号驱逐舰上)、博罗第诺号(Borodino)、亚历山大三世号(Imperator Aleksandr III)和奥斯利亚比亚号(Oslyabya)。更让俄国蒙羞的是,5月28日剩余的战舰奥廖尔号(Orel)、西索依•维利基号(Sisoy Veliki)、尼古拉一世号(Emperor Nikolas I)、纳瓦林号(Navarin)号以及战斗巡洋舰伏拉季米尔•蒙诺马赫号(Vladimir Monomakh)和纳希莫夫号(Admiral Nakimov)要么投降或逃窜。至少6000多名俄国船员被俘。几艘船只四散逃窜,其中包括Aurora号巡洋舰,这艘船后来因成为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标志(Bolshevik Revolution)而闻名于世,如今它仍停泊在圣彼德堡(St Petersburg)。严重负伤躺在Bedovyi号上的罗泽德斯特凡斯基在海上被抓获并被带到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东乡平八郎曾前往医院探望他,后来他很不光彩地返回俄国并于1908年去世。

日本在是次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日本在对马海峡战役中只损失了3艘战舰,事实证明俄国战舰根本不是日本巡洋舰的对手。估计在这场战役中日本伤亡大约700人,而俄国伤亡多达1万人。战役结束后日本举国欢庆,俄日战争最后以美国斡旋迫使俄国于1905年9月签订《朴茨茅斯条约》(Treaty of Portsmouth)告终。东乡平八郎的旗舰三笠号后来停靠在Yokoshuka港,在1922年《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海军条约》签订后,这艘军舰光荣退役。三笠号旗舰至今仍停泊在那里。

后来英国和德国海军战略家都把对马海峡战役作为海战胜利或失败的典型例子研究。1905年,全球都在进行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英国的革命性装甲战舰-无畏号(HMS Dreadnought)于1905年10月建成,1906年2月开始投入使用,它的出现令当时所有战舰相形见绌。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当时一触即发。一名英国皇家海军观察家事实上亲临对马海峡观战。Captain WC Pakenham在日本朝日号(Asahi)战列舰的炮火下做战地记录(东平八郎后来称赞他遇事沉着冷静),他在完成报告后被荣升为海军上将。对马海峡战役因此使海军领导人从中汲取教训,并作为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役,特别是1916年白德兰半岛海战的战略规划参考。

作战位置同样也非常重要。东亚水域内的朝鲜半岛南部以及朝鲜/日本海峡的海上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常争之地。海峡对地区力量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就像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历来对英国十分重要一样。数个世纪以来,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和蒙古海军都在此交战。蒙古军阀忽必烈(Kublai Khan)的巨型舰队分别于1274年和1281年两度试图入侵日本,不过最后以惨败告终。1592年和1597年,朝鲜海军上将李舜臣(今天在朝鲜半岛就像英国的纳尔逊一样备受尊崇)凭借“龟船”(相当于装甲战舰)的先头战舰控制对马海峡和通向朝鲜半岛的道路并打败日本舰队。在二战中,对马海峡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日本和美国军都对该地区采取水下和空中打击行动。现在来自南韩釜山(Busan)的游客乘船前往对马岛或济州岛(Chejudo Island这里一直是南韩新婚夫妇的蜜月圣地)时再次经过这片颇具争议的海域和海军墓地。

对马海战的枪炮声现在在新老地区海军对手之间引起更大的反响。总的来说,由于中国的崛起以及其他地区国家基于各自的安全忧虑可能做出的不确定反应,当前的战略安排未来能否延续仍是未知数。

日本2005年的政府报告暗示中国拟议中的航母建造计划,引起东京的不安。更糟的是,中日关系2005年因双方在对日本二战期间的行动理解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而恶化,中国潜艇闯入临近冲绳(Okinawa)的日本水域,更是给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历史的纠缠依然理不清剪不断。日本与南北韩的近海纠纷仍在继续,而且还在与俄罗斯争夺千岛群岛(Kurile)的主权。北韩试射导弹飞越日本领空及其获得核武器的企图也令东京非常担忧,而且南北韩还不停地通过一些行动表示对日本的怨恨。俄国太平洋舰队虽然自1991年起因缺乏维修和更新而战斗力大减,但仍是一支活跃的地区海军力量。不过本月在勘察加半岛(Kamchatka)附近的一次潜艇失事中,俄罗斯靠国际援助才救出其船员,此事充分说明俄罗斯海军的相当不济。

最后,中国声称拥有台湾岛的主权,而美国通过1979年的“台湾关系法”,成为台湾安全的名义担保人,这就意味着,美国有可能会卷入台海冲突。外界认为,这里极有可能爆发一场重大危机。美国海军已制定好对北韩实行封锁阻止其出口导弹或核技术的应急计划。

因此,在对马海峡战役结束1个世纪之后,这片东亚海域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挑战。铁血时代也许结束了,但1905年海战的余音犹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打破中共对稀土控制 巴西加入西方阵营
中共对欧盟猪肉展开反倾销调查 欧盟回应
中共传播菲律宾内战谣言 利用社媒打认知战
美加日菲四国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