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医院为何成了最黑的地方

傅国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8日讯】前几天,国务院公布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承认,“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其主要表现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卫生体制错误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农村90% 以上人口没有纳入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即使城市人口也至少有一半被排除在外,有人称这样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过的“富人俱乐部”,城乡医院两极分化,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医药合谋,医疗费用畸形地攀升,只有少数富人、特殊官僚阶层的人才看得起病,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10多亿人根本看不起病,只能是“小病拖,大病扛”,医院已成为当今中国最黑的地方。

其实,我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医院之黑乃是早就存在的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的医院之黑恐怕到了有史以来最黑的地步,多少病人、家属对医院都是望而生畏,提起来大骂不止,什么救死抚伤、什么人道主义、什么白衣天使、什么医德之类,统统都在现实的显微镜下化作了辛辣的嘲讽,在白大褂下面露出的常常是卑鄙、肮脏的灵魂,对金钱、欲望的贪婪和无耻。医生或明目张胆、或偷偷摸摸地拿红包,滥开处方、检查单、化验单,并从中渔利,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护士从病人的药物中卡扣、私下拿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医院其他部门也有办法在病人的费用上做手脚,病人的钱不明不白就流走了。

今年5 月,古稀之年的老母因病住院,亲身体会了医院之黑、医生之黑、护士之黑,一个小手术,三、五天的住院竟要花费四、五千元,光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检查费、化验费就化去了几千元,而且从来无须与病人、与家属商量、征求意见,护士的年轻脸孔下潜藏着的也只是如何捞钱的图谋。一句话,医院已经把每个病人都当作了摇钱树,金钱至上,账目稀里糊涂,要查也无从查起。对此,几乎没有一个病人不是又怨又恨的。

医疗、教育、司法(特别是员警部门)是三个与普通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也是最黑的三个地方,近来不断曝光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员警刑讯逼供、草菅人命的冤案,聂树斌、佘祥林的悲剧到处都有,使员警声誉扫地,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教育官僚以学校为交易所,利用公共资源另办所谓的民办学校,奇货可居,作为猎取钱财的法宝,年初以来舆论一片喧哗,教育不公成了众矢之的。医院之黑决不下于教育和司法,却并没有遭到舆论铺天盖地的批评,继续在阳光下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医院何以成了最黑的地方?医生、护士和其他医院职工为何如此缺德?如此胆大包天、肆无忌惮?究其原因首先并不是他们的品德问题,并不是这些人天生就是贪得无厌的坏人,而是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大染缸里,即使是一个人品高洁的医生 士也很难做到不被同化,保持干净。最根本的还是这个制度的问题,现在的医疗卫生体制是按等级制、世袭制建立起来的,大小权贵及其家属按等级享受最优、次优的医疗保障资源,然后大中小城市的职工、居民根据各自在这个集权社会里所处的身份、地位分别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最后才轮到无权无势的城市下层,至于广大的农村、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基本不在考虑的范围。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谓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围绕的中心就是医院怎么创收、发财,富人凭借手中的财富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了,但整个体制的不公平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打着市场化的旗号,或者在市场化的掩护下,医院、医生、护士都开始处心积虑乃至变本加厉地将病人看作摇钱树,一切都为了钱,惟利是图成为医院存在的最高法则,或者说医院存在的唯一理由。而原有的医疗体制从本质上缺乏任何有效的监督,没有新闻自由,舆论无法监督医院的黑幕,没有制度本身的约束,如同教育体制和其他任何体制一样,医疗体制也是行政官僚封闭式的暗箱作业的地方,一切都是模糊的、朦胧的、不透明的,没有制约必然导致腐败,只要现有的政治体制不变, 新闻不开放,公民权利得不得落实,投诉无门、求告无门,医院将继续黑下去,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国务院的研究报告也注定了无人理睬。(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傅国涌 :从儿童溺水看中国人生命的价值
【专栏】傅国涌:“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之忧
傅国涌:卢雪松老师的选择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